李雪村:敬老拥军 暖心睦邻
2017-12-11
    李雪村,一个以李雪舟烈士命名的村,自先辈那代起就具有一颗舍己为人、奉献自己、点亮他人的传统,更是拥有敬老拥军,投身祖国建设,保家卫国的优良风气。
    12月5日,这是2017年入冬以来温度最低的一天,清晨,空气中弥漫着“冷”的分子,除了在路上赶着上班紧紧裹着衣服的上班族,还有在自家门前懒洋洋晒着太阳的村民外,伴随着寒风洒下的金黄银杏树叶,给这冬日带来一份萧条的感觉。
    但走到李雪村暖心睦邻点顾红宣顾阿姨家门前的小路时,远远就能听到她们家的热闹声,就似秋日间平静的湖水中落下的黄叶,带起湖水的阵阵涟漪,一片两片三片……越来越多的涟漪出现在水面上。听闻顾阿姨要做小吃馄饨,并且招待一位退伍老军人,乡里乡亲纷纷来帮忙,有的剁肉馅,有的洗碗筷,有的生火烧水,有的开始包起了馄饨尝起了咸淡,有的忙里偷闲逗起了顾阿姨的小狗,一派热闹的场景。而坐在阳光下被小辈们簇拥着的老人,就是这次的主人公,潘安国老爷子,作为历来有着拥军传统的李雪村,对于革命先辈和军人有着独有的情感。
    老爷子今年88岁,67年前的他,在年仅21岁时,听到当时祖国需要志愿军支援朝鲜,便毅然协同李雪村其他31个人,连夜赶到当时的南汇县武装部,第二天,他们就坐上了驶往朝鲜的火车。由于当时条件所限以及事态紧急,并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他们,在老兵的带领下一边作战,一边学习战斗经验。而潘老爷子由于身材高大,被转到了炮兵连,成为了一名炮手。
    历时一年的战争经历,使得老人对于那段记忆刻骨铭心,一袋米,一袋咸菜,用棉布围成一个圈,挂在脖子上;白天躲在树林山洞中躲避飞机的侦查,晚上拉着炮和物资急行军120里山路;身上的棉大衣既要做衣服,也要在寒冬做棉被;困了饿了就抓一把雪塞进嘴里,立刻“精神抖擞”。有人饿得吃路边的狗尾巴草,有人晚上困的撞上路边的山壁,有人冷的手上脚上冻疮连连。但这些都没有打倒老爷子们的部队,而他们也在1953年7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虽然现在老爷子已是耄耋之年,但身体十分硬朗,多年兵旅生涯,使老爷子有一股不服输不屈服的劲儿,只要是天气好的时候,每天都会亲自拄着拐杖,慢慢地踱步到老年活动室和睦邻点。负责老年活动室和睦邻点工作的顾阿姨,早些年看到老爷子来,都会让大家让座给他,随着老爷子和大家熟悉后,活动室的小辈们一看到他,都会纷纷让出自己的座位,祝句“老爷子身体健康”“老爷子别来无恙啊”“您这腿脚骨真有劲啊”。而老爷子虽然话不多,但总会笑笑以示回应,谢谢大家对他的照顾和关心。
    当年的前辈们有些已作古,有些垂垂老矣,但他们的战斗精神和伟大事迹,却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去缅怀和纪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初心是李雪舟拯救万千中国百姓的初心,这初心是潘安国用血肉筑起的万丈屏障阻挡外敌保家卫国的初心,这初心是我们新一代人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初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书院镇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 Resverved
地址:浦东新区书院镇 新府东路81号 邮政编码:201304 电话:021-58196292
沪ICP备050244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