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助研学 劳动促成长丨上海电机学院大学生打卡书院镇塘北村“三同”教育实践基地
2024-05-15
  一勤天下无难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指示,5月10日,书院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区域化党建单位上海电机学院共同开展大学生“三同”教育活动,150多名青年学生来到书院镇塘北村“三同”教育实践基地,走进田间地头,体验农耕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感受一场不同于校园生活的Country Walk!
  收割一波春菜
  上海电机学院与书院镇一直以来致力于推进人才共育目标,在青年学生的教育引导方面下足功夫,先后建立三个田间教育基地,通过接地气的阵地共享,让大学生体验到不同于校园生活的感悟,也为乡村振兴的人才引流做好铺垫。“种地”在他们眼中似乎是老一辈人的专利,现在的耕种更趋于机械化、智能化、现代化,没想到能这么近距离体验农耕。他们有的采摘蚕豆、有的收割菜籽、卷心菜、花菜,忙得不亦乐乎,平时鲜少做家务的大学生们,既感到新奇,也体会到了农民的不易,亲抚乡村变化的痕迹。
  烧上一锅菜饭
  “咸酸饭”可以说是上海本地家喻户晓的美食了,是老上海人最迷恋的味道之一。一碗喷香的咸肉菜饭,离不开书院本地种植的优质稻米、牛心菜和高品质的咸肉。菜饭是一种包容度很高的食物,不同类别的原料成就了它的美味,就像五湖四海的人才成就了书院的发展。菜饭的制作过程也是青年学子深入了解书院历史和人文精神的过程,同学们收割新鲜的牛心菜,亲自动手淘米、切菜、烧柴,就地取材炒小菜,让这顿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最后锅上铲下的锅巴,更加回味无穷,脸上的笑容就是同学们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最大肯定,也是对书院农耕文化和农业振兴有了更加直观的触动。
  种下一片希望
  春耕正当时,不负好春光。新的一年,又一轮耕耘,新的丰收也正在孕育。现在正是栽种玉米的季节,“我们这次选种的玉米是‘中糯二号’,种子的抗病、抗倒伏能力更强,口感也非常香糯,是较早一批可以上市的玉米。”涉农党员的讲解让大家听的津津有味,一粒粒的种子,同学们小心翼翼得把它们栽入土中,纷纷问道:“过多久可以发芽?什么时候可以吃上?”田间地头的教育也学到专业知识,实现知行合一,让大学生们成长在天地间。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它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始终。此次活动将课堂搬进田间地头,让同学们切实感受书院镇红色文化、农耕文化、乡愁文化和同吃、同劳、同学的“三文三同”红色教育,积极引导大家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持续深化政校协同发展、育人。
  书院镇以区域化党建为重要载体,以开展团建、共建为内容,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鲜明、合作共赢”的党建带团建工作“芯”格局。本次活动由党群中心主办、区域化党建单位助力、大学生广泛参与,将劳动特色教育融合思政教育,以亲身体验参与劳作的方式,让大学生增强了对农耕文化的学习,培养了知农、爱农、为农情怀。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书院镇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 Resverved
地址:浦东新区书院镇 新府东路81号 邮政编码:201304 电话:021-58196292
沪ICP备050244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