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书院幼儿园丽泽部位于书院镇北片区,距离书院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约20米,周边居民楼密集,生源充足,校门口区域空间较少。每到放学时间,家长们早早地来到学校门口等候,让校门口本就不宽敞的马路经常陷入拥堵状态,高密度人群聚集也增加了呼吸道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为破解这一难题,书院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以下简称党群中心党支部)主动研究方案并实施。
二、主要做法
“20米红色乐园”项目起步于一张爱心座椅,之后又延伸到一场亲子活动、一个红色故事、一次展厅参观……以丰富的内容、形式持续提升为民服务质量。
(一)设置爱心座椅,打造便民“休息区”。党群中心党支部在中心门口靠近幼儿园一侧打造爱心座椅,为提前接娃放学的家长们提供了一个“歇歇脚”的地方,并在中心内免费提供桌椅、饮水机、无线网络、报刊书籍、应急药品等设施,“敞开大门”为居民提供贴心关爱、传递温暖。
(二)举办亲子活动,建立儿童“托育园”。党群服务阵地每周二、周四下午三点半开展“苗苗乐”活动,每次活动有20组亲子家庭参与。通过套圈、投壶、眼疾手快抓棍机等开心益智小游戏,锻炼了孩子动手动脑能力,增进了亲子关系。“苗苗乐”活动的“铁杆粉丝”小林说,“我每次活动都来,最喜欢套圈游戏了!叔叔阿姨摆在地上的小奖品样式可多了,总有我喜欢的!套不到叔叔阿姨们也都会鼓励我!”
(三)开展红色教育,厚植幼儿“爱国情”。党群中心党支部用活红色教育资源,培育儿童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一是阵地外开展“听红色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文化活动。在书院幼儿园,镇社区党校讲师周根初声情并茂地为师生讲述英雄炮兵不畏牺牲、艰苦奋战的红色故事,让小朋友更加珍惜和平年代,在心中埋下“强国爱国”的种子。二是阵地内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以红色知识问答、李雪舟诗词朗诵、三色展厅参观等形式,介绍革命史及书院的发展,培养孩子家国情怀,滋养小小爱国心。张阿姨开心地说,“课堂上学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来到社区党群中心,孩子既能玩又能学,小朋友愿意来、喜欢来,把这里当成‘第二课堂’了!”
三、推进成效
(一)便民服务更暖心。以“一张爱心座椅”架起党群“连心桥”,让居民群众认识党群阵地,并走进来、享受“零距离”服务,提升“微幸福”。
(二)儿童教育更入心。从国家知识、传统节日、社会事件等适宜的角度切入,由点及面,为幼儿爱国教育注入新活力。
(三)阵地服务更贴心。协调资源对接需求,打造完整社区生活圈,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法律、健康、文化、就业等多领域的服务。
接下来,书院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将继续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总要求,持续深化“一个支部一件实事”机制,摸清摸准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从“一件事”到“一类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