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善治之路,以“党建红”绘就“幸福圈”
2023-11-01
  书院镇塘北村坚持党建引领,倾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探索形成与引领区、新片区“双区叠加”相匹配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在中国特色乡村善治之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中国特色村”“全国第四批美丽乡村宜居示范村”等称号,近日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坚定党建引领“红引擎” 锚定乡村善治主方向
  综合地域面积、人口分布、资源禀赋等因素,划分为5个微网格,形成“村党总支―微网格党支部―队组党小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
  力量向网格集聚。将“人”作为串联网格的“线”,按照“网格长―网格员―协管员”的架构,坚持熟人、熟地、熟事的选人原则,从队组长、党员志愿者、退役军人等骨干人员中遴选有热情、年轻化、会干事的网格协管员,组建“1+2+X”网格治理力量,配齐配强5名网格长、10名专兼职网格员和35名网格协管员,党员占比72%。按照“微网格―队组―村民”逐层建立微信群,将村“两委”及“两委”外条线人员“拉进群”,扩容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频次和质量,引领村民“融入式”参与治理,实现治理力量“同频共振”。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年轻协管员,优先列为入党培养对象,不断提升微网格治理效能。
  资源向网格下沉。推动基层党建、综合执法、外来人口管理等各类资源沉入网格,以网格治理贯穿各领域、全过程,重点聚焦“看得见、摸得着、易感知、能受益”的民生实事和老百姓“急难愁盼”,进一步畅通党组织与群众的直接实时联系,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工作圈”延伸至“生活圈”,更好凝聚多元治理“同心圆”。“线上线下”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信息收集、问题处置,实现治理扁平化,推动平急转换有效衔接。如,今年上半年,依托微网格治理机制,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90余次,协调化解矛盾纠纷70多件,化解率达100%,做到第一时间吹哨报到、第一时间调处化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中解民忧”。
  服务在网格展开。一个微网格,就是一块为民服务“责任田”。实施“红黄绿”分色管理精准服务,强化三级联系包保,切实增强重点人群的服务感受度,对红色标识人群,由村“两委”干部包干,网格工作人员每日做好健康问询,特别对超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双高龄老人家庭、重度残疾人家庭等脆弱人群,上门问情况、问健康、问需求;对黄色标识人群,由网格长、队组长包干,网格工作人员每周联系不少于2次,动态跟踪健康状况;对绿色标识人群,由党员志愿者包干,每周至少联系一次,有情况随时响应。依托网格整合资源,定期组织针对老年人、妇女、儿童、失业人群、外来人口等五类人群的帮困解忧“五帮”服务,开展就业送信息、困难送温暖、生病送关怀“三送”服务。近一年已开展200余次“五帮三送”服务,在群众身边“最后一米”打造“服务圈”。
  铸就产业融合“红品牌” 夯实乡村善治源动力
  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发动群众优势,与经济合作社的技术、市场、资金优势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当前,正在依托上海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田博”牌西甜瓜整合农旅文资源,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尝到更多甜头。
  书写“一个瓜”的传奇。塘北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西甜瓜,初期由于种植规模小、销路不畅等原因,农民增收缓慢。村党总支发挥“田博”瓜果合作社辐射效应,辟出50亩土地作为“勤劳致富帮带”基地,引导种植“南汇8424”西瓜,大力促进农民增收。现已培育打造合作社4家、家庭农场7家,以“订单收购+分红”等方式,带动800多户农户实现增收,西甜瓜种植业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达10.13万元,年增长率连续两年超10%。
  绽放“一朵花”的美丽。紧抓临港打造世界级旅游休闲目的地契机,深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依托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民宿农家乐等项目,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吸引游客进村、人才留村,持续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如,在村内精心布局建设樱花大道、香樟大道、云杉大道,栽种上千棵樱花树和红叶石楠,形成芬芳亮丽的风景线,引得游客驻足观赏并参与农业体验,打造塘角嘴休闲区现代化钓鱼场,推进农旅融合,提升产业价值链。
  传递“一个家”的温暖。对11户农民住房进行连片风貌改造,打造“塘北人家”特色民宿品牌,年接待游客已破3.7万人次。开通直播间,全面宣传乡村特色旅游产品,并将建设集采摘、旅游、休闲、餐饮于一体的“西瓜博物馆”,打造“民宿联合体”,建成“塘北人家”民宿乐园,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打造村民自治“红星榜” 绣出乡村善治新图景
  构建“党建引领+网格联动+村民参与”的积分制治理模式,将村民自治转化为可量化、可评价的数据指标,绣出乡村善治的生动场景。
  叠加“积分+网格治理”对网格事务进行分类梳理,将乡村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纳入积分制,以户为个体、以组为单位,设置社会治安、公益美德、乡村建设、特殊奖励、集体荣誉等5大类36项奖惩内容,建立正负面清单,根据村民行为表现给予积分或扣分,解决好“谁来打分”“怎样打分”的问题。网格员每月开展积分采集、申报、审核等工作,每半年汇总一次积分数据,依据积分排名评选“优秀积分户”,每年度开展总积分汇总、组织积分兑换,评选出网格积分“红星榜”。将积分制与网格集体利益相关联,一户加分全“网”获益,一户扣分全“网”受损。在网格员的带动下,全村近1800户村民全面参与乡村治理,变“村里事”为“大家事”,变“任务命令”为“引导激励”,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
  放大“积分+集体经济”积分制不仅是乡村治理的工具,更可以通过集体经济形式实现共同发展,为乡村治理提供可持续的支持。积分制将村民人力资源加以量化,汇聚起来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利润分红为积分激励措施提供物质基础,通过提取集体经济公益金不断做大积分激励基金池,有利于增强积分制的约束力。村民不仅可用积分兑换奖品,在参评最美家庭、星级户等荣誉时优先考虑,累计积分靠前的还能在村民代表大会制定“惠民工作计划”时拥有“一票否决”权,决定村级资金投向最期盼最需要的实事项目,激发村民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塘北”的内驱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书院镇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 Resverved
地址:浦东新区书院镇 新府东路81号 邮政编码:201304 电话:021-58196292
沪ICP备050244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