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南村:创新“三体”党建 熔铸美丽乡村
2023-04-12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路南村“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平衡全面发展,打造“宜居村”,路南村党总支创新打造“三体”党建品牌,即强化党建引领“一个核心”,建设村委、党员、志愿者“三支队伍”,打造联勤联动、惠民服务、助老敬老、村民议事、精神文明建设 “五大服务平台”,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一、党建引领持续强化“核心”体
  持续深化“党建+”工作思路,强化党建引领,夯实核心建设。一是发挥网格党建优势,以网格党建凝聚党员群众形成强大合力,形成了“1+4+16”的网格化高效网络,织密筑牢红色组织体系。二是探索发挥人大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举措。将人大代表履职深入融入了乡村建设,积极接待选民,处理反映事项,全方位守护全过程人民民主。三是以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创建。获评“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夯实河长制、巡河制、环境治理“回头看”等长效管理,新建村级微景观公园和健身点,打造核心区绿化景观,完成道路白改黑提升工程,改善了村域人居环境。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了多元农业发展格局,进行高标准农田水利改造工程,依托“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了高标准农产品种植基地,同时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发展地铁经济,提升发展休闲旅游农业。
  二、队伍建设有力打造“队伍”体
  以党建赋能乡村队伍建设,做优队伍培养,提升能力水平。一是打造“管理服务规范化、能力素养专业化、工作流程标准化”的村委工作者队伍。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乡村建设主体作用,以“党建+”赋能村务工作顺利开展,推动建设美丽乡村,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志愿者组建高效网络,带动服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通过规范考核、拓展延伸锻炼平台、加强多功能服务培训,切实加强了村委人员的能力培养,促进工作流程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二是狠抓发展、强化管理,打造模范先锋党员队伍。党员发展工作持续推进,日常管理监督工作日益强化,党员党性意识、纪律意识、廉洁意识不断增强,把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教育持续发力,持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特色党课,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不断强化。三是依托乡村工作与项目建设,打造半职业的志愿者队伍。创新“党建+团建”工作模式,发动党员青年志愿者组建“路南村文明志愿实践团”,将地铁站周边雪南路路段增设为“党员+团员”示范路段。发动村民组建环卫志愿团队、垃圾清理志愿团队。
  三、平台升级创新发展“服务”体
  发挥党建工作支撑作用,推动服务升级,密切党群关系。一是创新推动联勤联动工作,持续推动综治维稳工作和防灾减灾工作,探索社区治理新格局。创新打造了联勤联动“1+3+6+8”工作方法,做好综治维稳工作。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落实村域安全检查、防灾减灾机制,组织村民防灾减灾演练、应急疏散演练、应急救助培训等。充分发挥法律自治团队作用,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二是提升服务供给,优化惠民服务举措,切实保障特殊人群权益。完善家门口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图书室、村史馆等,提高了睦邻点建设水平。推动数字化赋能村民事务办理,开展远程帮办服务,提供众多社会保障服务。持续开展惠民福利计划,为特殊人群提供奖助慰问补贴,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三是提升为老服务满意度、舒适度,推动为老服务创新升级。以“综合为老服务家园”为平台,为村内60岁以上老人提供高品质服务,常态化开展独孤老人慰问、便民服务,采用数字化动态管理老年人信息,切实将为老服务全覆盖。四是宣传引导营造村民事务全民参与氛围,推动全民参与乡村发展建设。积极引导村民参与村容管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设立村民议事大厅,征求村民对村内发展意见,邀请不同宗教信仰的群众参与到村民事务的讨论中。五是挖掘本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弘扬良好村风民风,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开设绘画书法班,邀请老年人定期开班授课。开展“非遗传习室”、“非遗大课堂”等活动,宣传弘扬具有路南特色的手工杆秤、老布文化。持续弘扬勤俭节约风尚,贯彻红白喜事从简办理,推广利用废旧物品编织实用手工制品,推动村内垃圾减量。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书院镇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 Resverved
地址:浦东新区书院镇 新府东路81号 邮政编码:201304 电话:021-58196292
沪ICP备050244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