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村党总支以红色为底色、以绿色为支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举措,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员的带头带动作用、广大群众的助推作用,形成了“党员得锻炼、村容村貌得提升、群众得实惠”的叠加效应。
依托红色资源 打造红色品牌
李雪村依托红色资源――李雪舟烈士故居,以“抓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原则,有效用好这一特有红色教育品牌,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建强基层组织、提升为民办事服务和治理水平,全力推进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推动以新农村建设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运用为抓手,对李雪舟烈士故居,即李雪村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的打造。把之前故居北面的农田进行打造,首先翻新了土地,然后铺了路面、建了凉亭、铺上草坪、进行了绿化美化,建立停车场,增加故居沿线道路的绿化等。以“党员+志愿者”模式定期对故居进行养护和清理,发动党员同志和群众学习李雪舟的诗词活动,开展李雪舟的诗词竞赛,让革命精神深入人心。
“党小组+志愿者”模式 打造整治“一线堡垒”
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主题,创新建立“党小组+志愿者”治理模式,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环境整治的硬核堡垒。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难点和死角,充分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引导群众参与到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来,积极发动党员先进模范、志愿者等加入整治一线,在长效管理的基础上,我村采用党小组结合志愿者来监督我村的“五清”工作。将前期所做的工作做一个有效的长期管理,并由村工作小组进一步牵头带好本村的保洁员队伍在做好村民家里垃圾清理的同时将本村的主干道路进行长效的管理清洁。同时有党小组的志愿者对本组范围内的道路、排水明沟公共基础等做好长期的清理工作。
上下联动、党群联手 大家的事大家办
在清理“三堆”(杂物堆、固体废弃物堆、生活垃圾堆)、治理“三乱”(乱涂乱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美化“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为主要抓手,形成“书记第一责任人、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整治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目的、要求和措施,将有干劲、有知识、有技能的党员和群众发动起来,形成“自己的事自己干、大家的事大家办”的良好氛围。我村因地制宜对每家每户进行提升,尊重村民意愿,村民自主参与设计布局自家庭院内的“小三园”,即“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实现“协调化”。清除村民庭院内外、宅前屋后的垃圾;清除杂物,整齐存放生产生活物品,做好农村废旧物、零星建筑废料的归集和再利用;修补庭院残墙断壁,做到院落整齐干净,保持宅前屋后地面和村内道路整洁。
发挥“党员先锋”力量 让水更“清”了
李雪村的河道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在河道养护所的大力配合下,现在对57条“劣五类”河道正在整治打造,有利的做好河道内清理工作,种植水生植物及绿化,让本村的河道水质环境有明显的改善。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为党员志愿者设岗定责,定期开展巡河、护河和清河活动,将河道治理工作作为“主题党日”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组织党员志愿者积极开展河流巡查、协助保洁、宣传政策、发动群众等工作,不定期组织志愿者对河道开展清理整治活动,引导居民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带动大家积极参与到护河行动中来。做好日常巡河,及时发现解决水体漂浮物、沿岸垃圾、污水直排口问题。加强水体及其岸线的垃圾治理,及时清理水体沿岸积存垃圾,做好河岸、水体保洁工作,及时清除季节性落叶、水面漂浮物,严厉查处向河湖倾倒垃圾、污水的行为,解决因脏乱差导致的水环境恶化问题,帮忙登记河道青苗,协调河道整治纠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