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谋划无违村的创建和拆违后的长效管理,在去年6月外灶村积极探索“队组庭院”的建设,受到村民的积极响应和拥护;此项工作与区委区府于今年大力倡导的“美丽庭院”建设不谋而合。如今外灶村美丽庭院建设正如火如荼的推进,并已形成以“大项目设计+子项目推进+任务清单认领”的工作模式,充分调动和发挥村民创建主体、维护主体作用,工作初见成效。
大项目设计有方向
紧紧围绕书院镇第十四届党代表提出的“科创活力书院、文化生态家园”的目标,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步伐,在全村开展以净化环境、绿化环境、弘扬文明村风为主要内容的美丽庭院建设活动。并将外灶砌灶煮盐滩涂文化的历史和书院地区第一个中共地下支部的红色记忆融入其中,构建“党建引领、集体示范、妇联主抓、条线配合、村民主体、长效维护、家门口延伸”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党建引领下的“四治”联动。
子项目推进有深度
在原有“队组庭院”、“红叶流星”的基础上,结合外灶村实际,深度挖掘内在资源,按照洁化、序化、绿化、美化、德化、文化的目标,推进和增设了:一是环境治理垃圾分类处置,引导农户合理放置垃圾桶和做好垃圾桶日常的保洁工作,鼓励村民开展垃圾分类;二是队组柴砖银行,将原本闲置的各类物资,如稻草、砖块、木料等由村委会统一收置并记录于账簿中,既可由村民随时取用,柴砖银行的设置让社区环境变得更加整洁有序,也方便了村委会也可以将相应的物资投入在“美丽庭院”建设中去,序化了社区环境;三是小河道生态修复,采取河道种植芦苇的方式,进行河道生态环境的修复,恢复乡村传统的河道风貌;四是乡愁墙绘,将公共区域以白墙为纸,点缀外灶亮点、绘上外灶愿景,并鼓励和引导本村的文人墨客参与创作,美化了社区环境;五是四德三讲一讨论活动,以“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做好榜样示范,以“领导讲党课、专家讲理论、个人讲体会”做好舆论引导,以讨论“核心价值观”做到内涵渗透,进一步德化了社区环境;六是外灶记忆馆筹建,收集外灶村的文人历史,保留外灶村的“根”文化,将红色记忆(革命先烈)、乡贤在外灶村文史馆中统一展示,达到了解历史、教育村民的目的,文化了社区环境;七是美丽庭院星级户创建,建立完善的评定制度,经项目考核和综合评议挂牌上墙,实现户比户的良好氛围,弘扬了健康向上、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八是农耕小品,选址微点位,由村民捐资捐物实现微改造、微设计、微更新,进一步调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任务清单有温度
“美丽庭院”建设是一个持续性推进的过程,是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系统性的思考和谋划。进一步调动村贤、热心公益村民的穿针引线作用。村民“四德”的培育,调动和发挥村民创建主体、受益主体、维护主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村民在宅前屋后投工投劳、出资出智、人人动手、户户参与、一人带一家、一家带一宅、一宅带一组、一组带一村,提升农村环境,洁化、序化、绿化、美化、德化、文化的显示度,从而增加村民的感受度和满意度,不断夯实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