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场村:党组织带领下的民宿建设――如何让民宿之花落地结果
2018-04-11
  在棉场村路北丰产路922号,有家“流年格”民宿,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白墙黑瓦,别具一格。据了解该民宿于2016年年底投资建造,2017年12月试运营。其主要客源来自上海市区、也有来自深圳、山东、天津的外地旅客。“流年格”民宿提供的休闲娱乐方式还是比较传统,除了住宿和本地的农家菜以外,提供一些垂钓、唱K、放风筝、采摘等休闲项目,这是棉场村首家开始运营的农村民宿。
  如何推广民宿这一新兴产业,带动村民增收,需要党的方针引领,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要坚持“党建引领、政府规划、突出特色”,才能做出成绩,实现农民增收。
基础建设是前提
  近年来,村党支部和党员带动村民,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宅环境越来越美丽舒适。渔网簖和不规范鸭棚的整治,拆违工作有序进行,村级道路不断拓宽,宅前屋后干净整洁,河面日渐清澈,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此外,棉场村周边的东大公路、三三公路、两港大道、轨交16号线等道路交通建设,给来村旅客提供交通上的便利。今后工作中,农村基础建设仍是重中之重,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建设下,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才有民宿产业的发展前景,“美丽庭院”工作的全面开展也将为乡村面貌增添风采。
党的带领是根本
  一是积极引进社会投资参与乡村民宿建设。鼓励农户自主经营型、“公司+农户”型、“合作社+农户”型多种乡村民宿发展模式。动员党员做好带头模范作用,勇做先锋,扶持有条件的党员农户通过修缮、改造自有住房发展民宿。采用“党员来帮带”的思路,树立标准,广泛宣传,激发组织和个人通过租赁民房开办民宿的积极性;鼓励通过注册乡村旅游投资开发公司、组建农家乐合作社等方式整村连片发展乡村民宿。要吸引投资,逐步建立、形成民宿产业。
  二是做好政策指导,加强民宿用房保障。启动农村闲置房屋调查摸底、盘活利用工作,积极探索回购、租赁、置换等模式。围绕民宿开发,在充分保障农户宅基地权益的前提下,探索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以农户自愿为原则,有序盘活旧厂房、旧校舍、农户闲置房等闲置合法资产。由村委会统一将盘活的闲置房屋集中,或受农户委托,统一与投资方签订合作、出租、联营等协议,以减少投资方逐个与农户商谈产生的矛盾,更好地保护农户与投资方的利益。吸引投资方长期租用乡村民宿用房,确保对民宿业的持续投入和开发。
  三是以党建为依托,统一指导规划,塑造乡村民宿特色品牌。构建“合作社+党支部”、“协会+党支部”运行模式,将党组织重点活动与民宿产业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带领农户抱团发展,推动民宿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重点针对为休闲度假康养服务的乡村休闲度假型民宿、为城市居民节假日旅游度假体验服务的农家乐型民宿、为学生课外实习服务的基地型民宿等几类民宿,分类指导、规划与建设。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塑造乡村民宿特色品牌,构建系统的农家野菜采摘点、果园采摘点、垂钓园、踏青点,既能给游客提供便利又给农民增收增加途经。
  四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整合文化资源。党组织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村、居、企业等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结对共建交流活动,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搭建“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赏农家景”民宿休闲旅游服务平台。根据不同时节,带领本村的民宿游客去品尝塘北村西甜瓜、洋溢村葡萄、余桃村马兰头等特产,去参观塘北村塘角嘴休闲湖、去参观新北村的王金根石雕室、蓝印花布作坊等等;再整合镇一级资源,参观镇文化中心“滩涂的记忆”展示馆、书院烈士纪念碑、上海书法家协会书院创研基地、东南书画院等等。这些旅游资源可以形成整体的套餐式、打包式项目,让旅客有多重选择。
管理服务是重点
  积极打造民宿景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注重组建一支有干劲的党员志愿者队伍,由党员担任民宿旅游发展指导员、文明行为劝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民情民意搜集员。利用我村7个党建服务点,在民宿经营区就近设置流动党员服务台,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文化讲解、民俗介绍、维权调处甚至是医疗救援等服务;村庄既要保留原有的风貌,又要保持整洁美丽的环境,在为游客提供相关服务的同时,党员带头成立“文明行为劝导”志愿者队伍,配合村内保洁队伍,保持村宅环境整洁干净。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主阵地、联通党群干群关系的主干线,从而助推民宿旅游的发展。
  合理设置“创业助跑员”、“行业督导员”这类党员先锋岗位,帮助民宿业主办理三证、邀请专家开展行业培训活动,解决民宿行业发展不规范、群团共建活力不高等问题。探索制定《民宿产业规范》,引导经营者规范建设、诚信经营。科学引导乡村民宿发展,不断筑牢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发展中的基石作用。
人文情怀是灵魂
  在没有青山绿水的上海郊区,自然资源似乎并不丰富,又拿什么来吸引住旅客?我们乡村民宿的竞争力在哪里?在为游客提供基本住宿、餐饮的基础上,需要提升其主题氛围营造,创造各具特色的民宿风情,以“乡愁文化”为主题,传播人文情怀。钩蟛蜞、挖蚬子、捉黄泥螺、割芦苇、拔芦花、学织布、学编织等等,亲自体验这种返璞归真的劳作。在小村落中感受大情怀,让游客 体验当地独特风土人情和乡土文化、体验当地独特乡村生活、体验一种乡愁故事和主人情怀。民宿也是一种回归、一种“土”的味道。
  积极探索“党建+民宿”模式,依托党建宣传活动,挖掘放大文化特质,充分体现当地生活特色和乡情民俗。找准经营者与集体、农民的利益平衡点,注重乡村民宿建设品质,同时做好“乡愁文化”这道“主菜”,留住人文、留住情怀,这样才能使民宿之花长开不败。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书院镇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 Resverved
地址:浦东新区书院镇 新府东路81号 邮政编码:201304 电话:021-58196292
沪ICP备050244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