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承载着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书院镇东场居民区党总支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对于居民反映的各类急难愁盼问题,逐条进行回应,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用实际行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告别“扛罐上楼”
“吾伲小区终于可以用天然气了!以前换煤气罐要等很久才送到,现在拿个卡片去居委或者物业找志愿者机器上一弄,回家插一下就可以用了。”家住东场二村的沈老伯高兴地介绍道。这几个月以来,东场二村的居民们心里暖洋洋的,因为困扰大家多年的“用气”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征民意办实事
据了解,此次老公房天然气改造工程涉及书院镇东场居民区的东场二村、东场三村和海城小区,这三个老旧的小区共有居民1690户,本地常住户口中一半以上都是老年人。由于楼栋基本都是80年代建造,那时天然气还未普及,也没有铺设地下天然气管网,居民们都是使用煤气罐或液化气罐。随着当地燃气公司的改革,换罐等气的时间长,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自行换罐不方便,罐装燃气价格已高于使用天然气的成本,再加上近年来管道天然气已成为新建小区的“标配”等种种因素,使得家里能通上天然气变成了东场社区居民们心心念念的一桩心事。
为解决这一难题,东场居委把“燃气入户”当成“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民生工程来抓,组建专项工作小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围绕“民意征询、实地勘探、敲定方案、监理施工”等实际问题,多次召开居民楼道组长会议进行商讨,并积极配合天然气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地测量和详细勘察,确保每一户符合加装条件的居民都能安全的用上天然气。
燃气入户暖人心
在浦东新区相关政策支持下,通过书院镇和东场居委以及相关建设单位的多方通力协作,书院镇东场居民区的东场二村、东场三村和海城小区中共计1300多户符合天然气改造条件的居民免费接通了天然气。“听说要接通天然气了,我厨房都提前重新装修了一下,以前放煤气罐的地方可省出不少空间咧。”家住东场三村的刘阿姨高兴地炒着菜说道。
据介绍,这1300多户的天然气改造工程从正式开工到天然气公司验收完成并通气仅花了5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东场居民区党总支一方面为加快居民用上天然气进度,每天安排党员志愿者在施工范围内进行劝导、移车、巡逻,联系邻居留人开门,确保施工、出行高效有序进行。另一方面考虑到三个老旧小区内常住人口半数以上是老年人,因地制宜成立了专项志愿者小组,在施工完成后用两周时间与天然气公司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进行天然气卡的开通及充值工作,并为居民讲解天然气使用方法和安全知识,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告别“扛罐上楼”,燃气入户“点亮”老旧小区新生活。书院镇将继续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民有所呼、我有所行”,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