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发挥党组织联系困难群众的桥梁枢纽作用,助推我镇帮困送温暖活动精准化,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精心筹备,积极整合社会各方帮困资源510余万元,只为了让我镇困难群众度过一个快乐、祥和之年。
落实部署到位,“两会一群”成了指挥棒
在镇级层面帮困送温暖动员部署大会之后,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第一时间召开两委办公会议,坚持发扬民主,研究部署送温暖活动,紧密结合实际,制定了分级管理、分片调研、分类实施的工作方案,细化形成问题、措施、解决三大任务清单。同时,围绕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困难群众的保护伞”、围绕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多次举办基层救助协理员工作协调会,汇集群众智慧,共解工作难题,反复强调要纵向传递好送温暖精神,横向加强好村居联动,做到全覆盖、不遗漏,切实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怀送到广大困难群众的心坎上。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开展送温暖方法的同时,今年推出了线上跟踪服务,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进行在线实时答疑,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走访调研到位,“三色帮困卡”摸清了家底
建立健全帮困档案是对困难群众实行动态管理,更有针对性地实施救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把今年的帮困送温暖活动更好地落实落地,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根据镇党委要求,结合大调研工作,分工分区域地对本镇区域内困难家庭先后多次进行摸底调查,全面掌握帮困对象信息,根据排摸情况分类成红、黄、绿三种帮困卡。红色代表低保低收入家庭、患有重病大病家庭;黄色代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散居五保户等;绿色代表民政优抚对象、支内退休回沪定居人员等。“三色”帮困卡为深入开展帮困送温暖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预期送温暖惠及群众8800余人次。
舆论宣传到位,“微宣传”奏响了和谐强音
只要登陆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就可以看到送温暖相关信息,也可以进行留言咨询。“我们受理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认证多年,一直在网络政务工作上本着服务群众为宗旨。”受理中心陆主任介绍说。“后期我们将大力推送送温暖典型事例及特色活动,使得活动深入人心。”一直以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在党建引领下,不断努力构建和谐网络舆论宣传平台,旨在通过“微宣传”,传播书院正能量,讲好书院好故事。
凸显双重良好社会效应。多年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紧随镇党委、政府步伐,始终把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引领良好民风,激发社会正能量,逐步凸显出双重良好社会效应。
帮扶服务有效延伸。通过完善扶贫帮困机制,不断扩展帮困送温暖的内涵,有效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整体推进”的帮困局面,将 “扶济”和 “扶志、扶业”有效融合,采取为帮扶对象多送就业岗位、多送精神关怀的方式,用心、用情加强与帮扶对象的沟通,让帮扶服务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全面构筑起人人参与的帮扶网络。
党群干群关系更加亲密。“谢谢党委政府的关心,相信有了政府
的帮助,我们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你要积极治疗,多多保重身体”……这样的温馨对话,每年送温暖的时候都不计其数。通过多年来,坚持开展不同主题的帮困送温暖活动,不仅为困难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同时还加深了领导和当地群众之间的情谊,有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构建和谐书院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