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泽居民区:亲子乐园“小草莓” 居民自治“新舞台”
2021-07-07
  居民自发为社区内老人办金婚庆典、帮助设计景点打造宜人的居住环境,举办社区百家宴……近年来,书院镇丽泽居民区党支部在社会治理的道路上不断探索,通过激发居民自治原动力,推动社区自治在丽泽落地生花。
“小草莓亲子乐园”落地  开启居民自治新平台
  丽泽居民区是动迁安置小区,除了居住着本地动迁农民,近年来不少新上海人群体相继入住。对门邻居相见不相识,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如何重建新型邻里关系,成为丽泽居民区党支部开展群众自治工作必须解决的课题。那么,重建新型邻里关系该从何入手?“父母爱孩子,爷爷奶奶更疼孩子,何不以孩子做文章,用小手拉动大手?”在反复讨论中,党组织找到突破口,决定建立“小草莓亲子乐园”。作为亲子乐园,就必须要有基本的活动场地和资金。为此,丽泽居民区党支部线上线下发动,通过党小组长与党员志愿者的排摸,幼儿园结对单位的推广,动员居民区内0至6周岁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报名参加。在大家的努力下,原本不相识的邻居,在“为了孩子”这一共同的理念下,报名参加小草莓亲子乐园,并按有关规定交纳自治金。有了活动场地、参与对象,亲子乐园正式成立。为突出群众在项目运行中的主体作用,党支部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牵头组织小朋友家长在小草莓亲子乐园建立家委会,并让组织能力强、热心公益的年轻家长负责家委会日常工作,具体组织开展亲子乐园的活动,给社区、家长和孩子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亲情平台。自2015年建立以来,已开班140余次,吸引参与人数5160余人次。
以“一”带多  逐步形成1+X居民自治新模式
  家住丽泽居民区的淘淘今年5岁,父母都是新上海人。由于淘淘的父母工作都很忙,她由奶奶一手带大。淘淘家也是小草莓亲子乐园的成员,这让淘淘找到了许多社区内的好朋友。但奶奶却因语言上的障碍、文化上的差异,一时找不到老年伙伴,时常闷闷不乐。事实上,在丽泽,像淘淘奶奶这样情况并不少见。丽泽居民区党支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以淘淘奶奶为切入点,向亲子乐园家委会“支招”:开办沪语学习班,让更多像淘淘奶奶这种情况的老年人找到好朋友。通过本地小朋友的爷爷奶奶来当老师,教外地小朋友的爷爷奶奶学上海话,带动更多的外来家长融入社区。在此基础上,沪语学习班还进一步升级,健康养生知识、手工编织等活动也进入课堂。通过学习交流,相互沟通,达成共识,找到对社区大家庭的归属感。也让更多的小朋友父母、爷爷奶奶参与到创新社区治理工作中,丽家人、乐享园、龙泽常青藤、青年大本营等居民自治团队的工作由此打开了新局面。以“一”带多,1+X居民自治新模式,即小草莓亲子乐园+若干群众自治项目的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新局面在丽泽居委逐步形成。
发挥自治力量  为社区治理增能助力
  垃圾分类工作是社区治理的一大痛点、难点。如何发挥自治平台的力量助推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亲子乐园又一次发挥创新治理的实验田作用,在丽泽居民区党支部的引导下,亲子乐园主动跨前,直面社区管理中的痛点难点。乐园组织懂科研知识的“科技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变废为宝,用丢弃的果品发酵制作成生活中的酵素,并教会居民用它来洗碗、拖地、浇花、擦拭卫生间、厨房油烟等。这些“科技家长”,不仅在小区内教居民制作,还在镇里举办的大型环保活动中亮相,把制作好的“酵素”提供给在场的群众,帮助更多群众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鼓励大家树立垃圾分类意识,降低每天扔弃的垃圾总量。同时,一些学绿化园林的家长还针对残缺的绿化提出了改造方案,利用休息日为小区设计多处绿化微景观并付诸于实施,让社区更富有沁人心脾的盎然绿意。此外,亲子乐园的家长们还积极参与居民座谈会,共同讨论小区规划、小区公约,把解决问题变为凝聚各方的共识、凝聚各方智慧的过程,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子。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书院镇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 Resverved
地址:浦东新区书院镇 新府东路81号 邮政编码:201304 电话:021-58196292
沪ICP备050244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