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持续深入推进之际,书院镇各村居党(总)支部以“区域化党建”为抓手,加强与党建联建单位沟通互动,发挥各自优势,把学习党史同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热情和动力。
“社区+高校”资源共享 社区提“颜值” 学生展“身手”
近日,上海建桥学院2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新舒苑居民区,发挥美术专业特长,勾画广场、社区舞台等墙绘,让单调的白灰墙面显得活泼灵动,提升了社区“颜值”。路过的居民齐声夸赞:“看到这些彩绘,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也让我们觉得社区更加温馨。”而这正是新舒苑居民区党总支与上海建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部党建联建的新成果。6月28日,新舒苑居民区党总支与上海建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部举行了党建联建协议签署仪式,共同打造“艺绘新舒”校社党建联建这一新品牌,实现高校人才、科技赋能与地方社区资源优势的有机结合,并约定双方将以项目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谋、合作共促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双方党建互动,实现互联互通互学,推动社区治理,更深层次服务社区百姓。据悉,上海建桥学院还将对新舒苑社区开放,如开放雷锋纪念馆、党建馆等红色展馆供居民参观,师教资源参与社区党史教育授课等。下一步,两家单位将通过“联建共建”活动,强化“驻于社区、关心社区、建设社区”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利用,引入外部师资下沉到社区,提升新舒苑社区居住环境,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良好态势,推动校园党建和社区建设全面发展。
道路修到心坎里 党建引领惠民生
日前,棉场村三组机耕路白改黑正式竣工,这也是棉场村在党建引领和综合帮扶下所完成的又一惠民项目。棉场村三组机耕路是村里主干道之一,前段时间的污水纳管工程使得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坑洼情况,村民通行非常不便。今年四月,在浦养集团与棉场村开展的党史学习专题会上,了解到村民对修缮该路的诉求,浦养集团发挥自身优势,立刻实地勘察,当场研究实施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并于5月初启动施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不仅修缮了路面还铺上了沥青,将道路进行了白改黑升级改造。棉场村位于书院镇的西面,村党总支书记黄怡婷说,棉场村属于待开发区,所以很多设施比较落后,老百姓的出行等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村里基本上没有任何收入,靠财政拨款。从2019年开始,在镇党委的牵线搭桥下陆续有单位跟棉场村结对,并提供各类服务项目和公益资助,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村民们的欢迎与肯定。李阿姨看着修缮一新的道路满心欢喜道:“家门口的路修好了,平坦干净,进出更方便了,每天散步的次数都增加了呐。”这些年,棉场村以党建引领为准则,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区域化党建联建工作,促进资源共享、互学互助,聚焦需求,从设施建设、促进就业、帮困结对等多个方面开展共建共享,完成丰产路、机耕路等农村道路修缮提升工程,形成口袋公园、老年活动中心、健身点等便民设施,为部分困难群众送去温暖和关怀,这些区域化党建联建的丰硕成果,是党建引领惠民生的生动体现,更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党建联建促和谐 义诊服务暖人心
“我为群众办实事”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提高村民健康水平,近日,路南村党总支携手浦东医院党委开展“学党史 悟初心 健康服务惠民生”党建共建讲座与义诊慰问活动,让每一位村民切实享受到“家门口”的医疗服务。群众所需,行之所至。此次义诊活动根据村民需求集中、关注度高的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等病种,精准选派专家。活动当天,4位浦东医院专家以老百姓的常见病等主题为群众作医疗知识普及讲座,并针对性地安排内分泌科、骨科等10余个科室专家进行义诊咨询,为百姓健康问题对症“下药”。除了集中义诊,专家们还来到村内卧床不起、低收入、生活困难老党员和群众家中,为他们带来贴心的送医上门慰问服务,使其充分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路南村13组村民瞿祥官今年83岁,抗美援朝老兵,双下肢类风湿关节炎严重导致不能长期走路,靠拐杖行走,考虑到行动不便,医生便专门来到家中帮忙诊治,看到这么贴心的服务,瞿老伯激动不已,直道感谢!据悉,本次义诊活动在义诊专家的安排、义诊点的选择、义诊流程的设计等方面上力求精心打造、用心服务,近三个多小时的义诊中,为100多位百姓提供了医疗服务,真正将服务送到百姓心坎上。下一步,双方将继续以打造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党建联建为目标,提高工作思路,创新共建模式、整合资源优势、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联建为民活动,不断提升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