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场居民区:芳香园里20位姐妹组成“一个家”
2017-11-08
    在书院镇东场社区芳香园睦邻点,有一个由周边邻里组成的“姐妹团”,平日里大家经常相聚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听养生课,遇到困难就互帮互助。
    今年以来,东场居民区党总支将党建服务融入睦邻点建设,由社区居民唱主角,党员骨干来帮忙,让“家门口”的养老更贴心。
 
睦邻相伴过立夏活动
 
   “不再总是等儿子电话”
   10月20日上午,在书院镇东海农场亭园新村居民蔡阿姨的家里,芳香园睦邻点成员从各自家中赶来,围坐在客厅里,听社区退休医生宣讲预防高血压的保健知识。听课结束后,“姐妹团”成员为社区八十岁以上老人做重阳糕,忙得不亦乐乎。
   去年,热心居民蔡阿姨得知居委会要筹建睦邻点,主动提出把睦邻点建在自己家。一年多来,睦邻点成员从最初的12人增至20人。无论严寒酷暑,每周五,大家都会到蔡阿姨家报到,相聚在一起聊聊家常、唱歌跳舞,其乐融融。爱好文艺的蔡阿姨还常组织大家排练节目,参加社区里的演出。年初,在书院镇妇联举办的“演绎我身边的最美家庭故事”原创节目比赛中,“老戏骨”陈阿姨倾情演绎了另一位睦邻点成员唐阿姨家的孝老爱亲故事,荣获了原创节目一等奖。
   今年73岁的徐阿姨是一位独居老人,左眼视力障碍。她说,过去,自己一个人在家,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坐在电话机边等儿子打来电话,看电视和逛菜场成了仅有的“娱乐”。而现在,除了每周五的固定聚会,“姐妹团”还常常外出活动,晚年生活多姿多彩。“有了老姐妹们的陪伴,我觉得不再孤单,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很开心。”徐阿姨说。
 
端午节包种子
 
   “怪不得妈妈不愿去市区”
   芳香园睦邻点的20位成员平均年龄超过65岁,其中,有不少像徐阿姨一样的独居老人。蔡阿姨说,睦邻点就像一个大家庭,“姐妹团”中谁有困难大家都能一起帮,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有一次,睦邻点成员唐阿姨不小心摔伤了脚,在家中静养。得知她家人忙于工作没人陪伴,姐妹们每天两人一组,轮班去她家里打扫卫生,陪她聊聊小区里的趣事,有时还会做些点心给她送过去。“整整40多天的照顾,就算是亲人也不一定做得到。”每当说起这件事,唐阿姨总是忍不住眼含泪花向大家连连道谢。
   还有一次,睦邻点成员周阿姨在聚会上突发腹痛、呕吐,姐妹们立即送她就医,医生诊断是急性阑尾炎,建议转院。于是,大家联系车辆、拿上现金,在征得其女儿的同意下,将周阿姨送到光明医院接受手术。周阿姨的女儿从浦西赶来,紧握着蔡阿姨的手连声说:“怪不得我妈妈不愿去市区居住,原来她的身边有这样一群‘贴心’人。”
 
送来锦旗
 
 
   “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
   “睦邻点离不开每一位成员的奉献,更有来自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蔡阿姨说。
   今年以来,东场居民区党总支以家门口的党建服务站建设为契机,发挥党建力量,发动党员志愿者,为芳香园“姐妹团”的开心养老锦上添花。
 
集体过生日
 
   在居民区党总支的建议下,党小组长苏阿姨成为睦邻点的新成员。平日里,利用聚会时间,苏阿姨经常带领大家读书、看报,了解党的政策方针。每当睦邻点组织活动时,苏阿姨总是冲在前面揽下粗活累活,发挥党员带头作用,赢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在党总支的的牵线搭桥下,来自社区单位、企业的党员志愿者经常帮助“姐妹团”开展活动。不少社区党建共建资源也被“盘活”,来自鲜花港的园艺师走进睦邻点讲授园艺装点知识,睦邻点的活动更加丰富。
   “党建服务站建设与睦邻点工作相结合后,方便我们及时了解睦邻点的需求,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为他们提供什么,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为家门口养老提供精细化服务。”东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说。
   下一步,东场社区党总支还计划组织社区内的党建项目与芳香园睦邻点开展结对,引导更多党建力量参与“家门口”的养老。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书院镇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 Resverved
地址:浦东新区书院镇 新府东路81号 邮政编码:201304 电话:021-58196292
沪ICP备050244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