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新农村的建设,其重点在于发展农村经济。近年来,余姚村党总支始终秉持以民为本理念,不断探索研究带领村民致富的办法,通过积极探索“支部+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村民经济收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村民幸福指数,有效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建设,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组织为民服务水平。
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2008年,余姚村党总支成立了村级合作社“福禧合作社”,对村里农户栽种的瓜果蔬菜进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随后,余姚村党总支动员党员干部集思广益,积极拓展埠外市场。经过不懈努力,2009年,余姚村的西甜瓜凭借过硬的品质,在南京、无锡等多个地方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村党总支抓住这一机会,通过主动邀请各家批发商上门考察,取得各家批发商对品质的信任,从源头上做到对品质的宣传效果,为之后的辐射销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各地知名批发市场设立的销售点帮助农户在“田头”很好地与市场进行了对接,畅通了销售渠道。2009年起,余姚村每年通过村级合作社集中销售西甜瓜420余吨,农户们的年总收入达到1300余万元,近450家农户从中受益。
余姚村党总支每年4月-5月帮助农户在“田头”与市场对接
持续开办“田头教室”
为了打响农产品品牌,提高农户种植的西甜瓜、马兰头、水稻等农作物的质量。2010年起,余姚村党总支每年都会邀请市、区级农业专家到村里开办“田头教室”,传授西甜瓜、马兰头、水稻等村里普遍种植的农作物栽培技术,解决农户种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高农产品产量。通过村党总支与村民们的共同努力,如今,余姚村区域内的2210亩水稻、210亩马兰头、75亩青菜、2580亩西甜瓜已成功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的“含金量”。
区农委组织西甜瓜种植培训班的学员到田头解答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探索土地经营新模式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固步自封已不可取。余姚村在农产品质量有了提升,销售也有了固定的渠道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土地经营新模式。以村党总支为主导,以土地流转工作为契机,逐步开展农业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2014年9月,余姚村乔占家庭成功获得“浦东新区001号家庭农场认定证”,成立了浦东第一家以种植西甜瓜、马兰头为主的家庭农场,并带动周边70多户农户共同种植。在村党总支牵头下,2015年,乔占家庭农场购入马兰头风干机,在马兰头滞销及售价相对较低的时期(4月-6月),统一收购其他农户的种植的马兰头,并将其制干包装,通过与超市对接销售,为农户降低种植风险,帮助其他农户增加收入。
2014年9月22日乔占家庭成为浦东新区001号家庭农场
完善好马兰头的品牌建设
为更好地维护好马兰头种植户的权益,完善好马兰头的品牌建设,在村党总支的牵头、推动下,2017年8月,成立了以乔占为法人代表的“上海市浦东新区马兰头蔬菜种植协会”。协会旨在通过开展种植技术交流,解决种植户的疑难问题;在政策上互相支持,从市场销路到信息沟通,组织农户互相了解,指导农户按市场情况,分批次耕种,打造一个良好高效的信息合作平台;搭建好农户与收购商之间的沟通平台,为农户保驾护航,让市民能吃上放心安全的农产品。
如今,通过余姚村党总支多年来的不懈努力,老百姓的辛勤付出有了回报,收益较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村民对党总支的满意度达到了96%以上。
近几年来,余姚村党总支不遗余力一心一意为村民谋发展,基本实现了村民的致富梦。下阶段,余姚村党总支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不断研究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和示范性,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增强广大党员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为不断提升余姚村民的幸福指数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