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镇“家门口”服务提质增能再启程、又蓄力
2018-10-10
  为贯彻落实区委“四高”战略,按照9月28日“家门口”服务体系提质增能工作专题会议精神,10月8日,浦东新区“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我镇塘北村召开。
  塘北村“家门口”服务中心作为浦东新区两个行政村试点之一,在2017年被评为全区特色“家门口”服务站的基础上,2018年再次以提升版通过了区层面的检查验收;在2018年10月份又成为了全区首批“家门口”服务提质增能村级试点单位。
  与会领导参观了塘北村的各个功能室,充分肯定了其“四站一室”清晰的功能布局和突出为老服务的自选动作,塘北村“家门口”服务中心主要从空间布局和功能实现两个方面完成了服务阵地质的飞跃:
在空间布局上,注重三个抓
  1、抓“四站一室”建设。坚决执行“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要求,加大“家门口”服务中心空间资源优化整合力度,初步形成了“四站一室”空间布局。其中,党建服务站作为旗帜性、引领性功能设置在村委会主楼二楼核心区域,布置了仪式教育厅、组织生活功能室、青年中心、妇女之家、党群议事厅、书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两代表接待室、“三会”工作室、廉政教育室、统战微家等功能室。市民事项受理站本着“去行政化”的服务理念,设置在村委会主楼一楼,为村民提供“线上线下”综合政务服务。在一站式服务大厅里,所有村委工作人员包括书记主任上午“坐诊”接待、下午“出诊”办公;在线上服务室里,便民缴费、东方信息苑、农民一点通、智慧塘北信息系统、电子阅读机和政务云查询平台一应俱全。文化服务站设置在村委会主楼三楼,布置了排练厅、展示室、图书室和民俗文化传习室,以此为载体探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社会治理联勤联动站设置在村委会东楼,将综治监控室、警务室、大佬倌调解室、驻村律师工作室等社会管理功能整合,并与镇城运中心互联互动。村卫生室设置在村委会西侧,拟建成健康教育、静脉补液、中医治疗和康复理疗等9项多功能医疗便民阵地。
  2、抓“自选动作”建设。根据塘北村群众需求和场地实际,在村委会南面建设了村民大舞台、篮球场、健身点等文化体育设施。同时,正在建设老年人活动室和老年人日间照料区域,进一步突出了为老服务功能。
  3、抓“15分钟”生活圈建设。塘北村域3.74平方公里,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延伸服务,在三个自然村集聚点初步建设了集队组党建服务点、老年活动室、体育文化设施为一体的“家门口”服务点,让老百姓切切实实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基本服务。
在功能实现上,注重三结合
  1、注重空间布局与功能嵌入相结合。一是功能组团布局。我们按照区委领导要求建设的“四站一室”,能让老百姓一走进村委会就能精准定位需求、高效获取服务。二是资源最大化下沉。我们已充分整合区镇两级资源形成了108项的下沉服务清单,其中社区事务受理事项35项。三是项目集成配送。我们在镇党建服务中心成立了“家门口”服务总站,将重点向塘北村配送诸如主题党日、午间一小时、青年读书会、庭院绿化培训、志愿七彩礼包、为老助餐等项目,让塘北各个功能室周周有活动、时时有人气。
  2、注重线下服务与线上服务相结合。在塘北的“家门口”提质增能建设中,我们还将注重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的运用。除了在线上服务室里提供的水电费缴纳、网上冲浪、电子阅读等功能外,我们正在区委组织部的牵头下依托浦东i党建系统和东方有线网络,试点推进“三屏合一”工程,将线下的各类服务放到村委会的电脑屏、老百姓的电视屏和手机屏上,实现村务党务线上线下同步公开、活动项目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互动评议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3、注重组织引导与村民自治相结合。一是把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起来。在镇级层面,我们已出台《书院镇关于开展“家门口”服务活动积分制管理实施办法》,为老百姓参与“家门口”活动提供了制度支撑。在村级层面,我们将着力推进“全岗通”培训,全面提升塘北村干部服务村民、组织活动的能力。二是把村民自治的热情激发起来。做实队组党建,大力培育各类团队,充分用好“三会”制度,真正做到党员带头、村民自治,切实做到村里的事情村民定、“美丽庭院”共参与、功能室自主管,把有温度的家门口建成村民有归属感的地方。
  下阶段,书院镇将以塘北村试点为契机,将“家门口”服务提质增能与服务点建设打造15分钟生活圈,建设美丽庭院系统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书院镇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 Resverved
地址:浦东新区书院镇 新府东路81号 邮政编码:201304 电话:021-58196292
沪ICP备050244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