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下,棉场村自开年来积极响应 “两个美丽”的建设中来,“美丽庭院”的建设也成为2018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组建了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涌现了一批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党员志愿者。在起初的宣传工作中也曾遇到困难与阻力,志愿者小队努力做村民思想工作,带头做动员工作,见困难,不畏惧;有挫折,不后退。以乐观、勤勉的工作态度积极开展此项工作,以文明“引领者”的姿态,推动“美丽庭院”的建设发展,发挥了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
默默奉献,党员志愿团队齐发力
在六月到七月的卫生整治中,志愿者队伍连续一个月加班加点,没有周末假期,也经常顾不上吃饭。晚上六七点多还穿梭在村内大小道路,认真勘察每一处的环境卫生情况。足迹遍布村内每一条主干道、每一条机耕路、每一条河道。多少个工作日、休息日,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在扫除沿街的落叶,在主干道边拔除杂草,在指挥清运露天垃圾,在清理河道沿岸乱堆放的杂物,在调解因整治环境产生的邻里矛盾……
在丰产一条住宅路拓宽修缮时,沿路村民因筑路发生纠纷的。志愿者队伍中的老党员陈月彬,他出面上邻里家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他说:“我也是住在沿路的,筑路虽然损失自己一点点的地方,但方便的是子子孙孙,你想想你们子女都有车的,路宽了,他们回家时开车也方便。”;“我们村本来就道路基础设施差,现在正赶上美丽庭院建设,这是个好时机,也是为我们村民做好事。”……他就这样,他一家家跑一家家说,帮助村干部做了许多协调工作,解决了不少纠纷,任劳任怨不计回报。陈月彬知道村委有调解人员,却不依赖不推诿。主动担当起调解责任。他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敢于批评错误,说话合情合理,加上他本人的人格魅力,常能使调解取得成功。
先锋带头,最美工作者建设最美庭院
在“美丽庭院”工作推进过程中,除了道路硬化、墙面白化、村庄洁化等基础建设以外,最难的就是村民宅前屋后的卫生问题,这是属于村民的私人空间。在跟村民解释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不理解、不支持的农户。在丰产路沿街的村民陆大叔屋后有一个鸡鸭棚,常年养殖几十只鸡鸭,气味刺鼻,非常影响村容村貌。工作组多次上门到他家做思想工作,希望他能配合将鸡鸭棚拆除。这位村民十分不理解地说道:“院子是我的,我想养什么就养什么,用不着别人管!”,到后来还干脆闭门不见。党员顾品仙带领志愿者队伍前后五六次到村民家登门劝解,风雨无阻。渐渐地,陆大叔被感动了,他笑道:“你们干脆端个饭碗到我家吃饭算了,天天到我这里来上。”陆大叔被工作人员的真情所感动,主动将鸡鸭棚拆除,还表示以后一定会大力支持“美丽庭院”的建设工作。连带着附近村民都深刻地记住了这些工作人员,都说是“最美工作者建设最美庭院!”,也都纷纷加入到美丽庭院的建设中来。
另有一户村民唐阿根家中,围墙内堆满了废旧木材,建筑垃圾,一到大风天气,尘土飞扬,村工作组多次劝解无果,最后想到办法找来了唐阿根的“老阿哥”,我村党小组组长严卫光。见到唐阿根,他说道:“一个庭院,是一个门面,就像一个人的脸面,谁喜欢邋里邋遢,蓬头垢面,我们自己每天出门都要打理得干净整齐,你家里就这样让它摊得乱七八糟?”唐才根连连点头:“你说得很有道理、很有道理……”就这样,一户户人家上门解释工作,一次次克服困难,一点点地推进工作,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美丽庭院”的建设工作有了一定进展。
扎根基层,党员志愿者助力文明新风
党员志愿者严卫光这样说:“当你热爱你的工作时,就不会觉得辛苦;当你带着思考去工作就会觉得快乐多了许多。建设‘美丽庭院’不仅仅是为村民创建一个干净、卫生、整洁的生活环境,从‘要你做’慢慢转变为‘我要做’,引导观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让村民养成新时代的文明新风。任何一项工作只要用心去做,总能从中有所收获。每一项新的工作任务,都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契机,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没有扎根基层的勇气,何谈服务家乡!何谈奉献社会!”
正是有这样一批扎根基层的老党员老同志,他们勇于担当,充满激情,发挥余热,身体力行,汇聚力量,才能使棉场的“美丽庭院”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与推进,棉场的新农村风貌离不开这些老党员的努力与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