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书院镇的大马路上,不再看到马路市场脏乱差、黑色小广告密密麻麻、占道洗车污水横流,印入眼帘的是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排放有序的非机动车辆、规范入市的自产自销疏导点、温馨宜人的美丽庭院……处处有新貌,处处是新时期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该有的样子。这也正是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提出的“一流城市要有一流的社会治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城市管理”最直观的缩影,书院镇城管中队始终致力于探索精细化城市管理,而未来我们理想中的美丽家园则需要通过长期不断创新的智慧发展和价值导向来加以兑现。
示范引领,强有力地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基层党组织建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书院镇城管中队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在城管中队党支部的带领下,不断创优工作模式、创新学习方法,敢于探索、勇于尝试,始终以党建引领全局,强调党员身份,唤醒党员意识,让党员用实际行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助力书院镇城市管理执法水平实现整体提升。强化服务,深化交流。在社区工作室的建设方面,由原有的基础上新增了12个社区工作室,完成对全镇19个村居“城管进社区”文明共建活动全覆盖。精密部署,稳步推进。截止至今年11月,中队共办理一般案件158件,罚款金额33万余元。其中在“非法客运”整治中依法查处黑车10辆;在渣土专项整治中处罚案件21件,处罚金额11万余元;圆满完成了住宅小区违法行为综合整治、居改非整治、“五乱”停复机整治、老芦公路沿线整治、双月专项整治、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整治和“进博会”专项保障行动等等。另外,在2018年度上海市街镇城管执法工作第三方测评中,书院镇城管中队脱颖而出排名全市第六,浦东第一,且是全区唯一一个综合等级为优良的中队。
谋划发展,用百姓心中的“秤”掂量工作
如今,书院的街道乡村绿树成荫,步道蜿蜒,连路标都异常别致,曾经干涸的人工河道,如今清澈见底还有小鱼嬉游河中,每走几步,便有一个凉亭或是三五张长椅,让人“十步一歇”、怡然自得。老芦公路贯穿于书院镇区10余公里,途径10个村、2个居委,是一条兼具书院镇繁华商业的经济脉络和沿街商铺跨门严重、无证违建异常突出、店招店牌破损老旧、建材堆物杂乱无序、修车洗车热闹非凡和土地绿化超标固化的镇区最重要的主干道。而今,书院镇城管中队党支部通过开展大调研活动,认真收集百姓群众的需求,积极落实了四类处置方案:“修三旧”,对沿线旧损的临建房屋、破旧的店招店牌及老旧的公交站台进行修复翻新;“清三乱”,对乱堆物、乱停车、乱设摊等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劝阻、及时整改;“拆三违”,对区域内所有没有相关手续或超出范围的建筑重新调查权证、全部拆除;“补三绿”,在道路两侧沿线种植草类植物,在成片公有土地上种植树木类植物,在重点打造区域种植鲜花类植物。在此基础上,更是充分调动镇(村居)党员干部带头拆、主动改,坚持上门说服、耐心引导,使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对创建美好家园充满了信心。截止至目前,书院镇圆满交出了创建“无违建先进街镇”、“美丽庭院”申报区级验收队组226个(其中202个通过验收,23个原则通过)、“家门口”提质增能全覆盖的“成绩单”。这张“成绩单”的满意与否,百姓心中自有杆 “秤”,环境整洁了,马路宽敞了,道路靓丽了,出门便捷了,服务到家了,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中了,诚心诚意帮助他们解决了烦心事、操心事、急心事、揪心事,破解了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他们,还会不满意吗?
追求创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一直在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赋予城管人的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无疑是深刻和丰富的,同样,任务也是异常艰巨的。但即便如此,书院城管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摸索出了一条极富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执法新道路,书院镇也成为了“全市首创”环保执法事权下沉试点镇,从此开启了书院城管环保执法的新使命。服务是最好的管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镇部分企业对环保形势、政策法律法规和环保标准不甚了解,对这方面知识也提出了需求。企业有呼声,我们有行动。中队连续三次开展了“送法进企业”活动,邀请环境监察支队的执法专家来企业现场指导,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环保改造和升级,避免走错路、走弯路,实现“企业版”家门口服务。联动是最长效的管理。在城管中队党支部的带领下,通过一年多来的理论培训、现场带教、深入学习,一线队员已基本掌握环境执法的本领,并以区域化党建为桥梁,积极对接公安、交警、市场监督所、安监所等部门,资源整合、协作联动,发挥各部门巡查执法优势,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网格化城市运行机制,对辖区进行全方位监管。目前,书院镇环保执法事权累计下放99项,截止至10月底,共计检查环保违法违规企业240余家,参与调处信访36件,立案查处环保违法企业28家,关停违法违规建设项目113家,处罚金额14万余元。书院城管以调研开路、用实践探索,积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全区面上可复制推广的环保执法经验教材,以创新执法思路促书院镇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顺应了百姓构建天蓝水清美丽家园的新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