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书院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青年班在中心党支部的引领和帮助下,始终以服务群众为工作导向,以深化窗口服务为工作重点,坚持拓展“三平台”,立足“双家规”,先后获得“2014年度青年文明号”、“2015-2016年度上海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拓宽“三平台”,展青春风采
志愿服务平台笑声多。志愿服务平台运行宗旨是汇集广大党员和团员青年志愿者正能量,为群众提供更加用心、贴心、细心的公益服务。“受理中心老师上课讲的政策知识点很有用!”“哈哈哈,是拉额,而且对我们提出的问题,解答地非常详细。”每每受理中心志愿活动结束之时,来参加的人群中总会传来这样的称赞声。原来,受理中心的青年文明号志愿者,定期面向群众开展政策宣讲会,举办就业辅导、创业指导、职业技能等各类培训班。每逢佳节,志愿者们总会来到敬老院、困难老党员家中,陪老人们聊天谈心、打扫卫生,为他们讲解与老年人切身相关的医保政策。党建联建,是志愿服务平台上的“重头戏”,与路南村、桃园村等多个村(居)结对,多次开展互访互学、政策宣讲、就业服务等公益实践活动,社会反响热烈。“三送”活动(送政策、送服务、送指导)中,党团员勇挑责任,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分类指导,为群众提供了一场具有书院风味的“政策分享大餐”。
学习交流平台收获多。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实事求是工作”的理念,一是定期开展“线上三个一”活动,打造出“零距离党团交流圈”:每周一次理论知识学习,节选出党章党规或团委工作要求发布至微信平台供自行学习;每月一次品读红色经典,精选优秀党建工作总结、先进党员或团员事迹等;每季度一次思想汇报会,把握党团员最新思想动态,激励其永葆革命初心,铭记历史责任。二是不定期开展“线下1234”活动,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举办一次服务之星评选活动;进行两次民主评议;组织至少三次业务技能、消防安全等知识竞赛;开展不少于四次业务培训。通过贯通线上线下双重学习平台,引导广大党员、团员青年专研业务、苦练技能,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
文体活动平台乐趣多。为进一步丰富青年文化生活,充分调动其参与积极性,激发其工作热情,青年文明号积极搭建文体活动平台,让广大党员和团员有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有力提升了本中心的凝聚力。多次组织广大党员、团员参与镇上级部门举办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等,一场场关乎集体荣誉的赛事,让一颗颗年轻的心紧挨在一起,比赛中,他们相互扶持,挥洒的不仅仅是汗水,更是青春与自豪;自行开展趣味知识抢答赛、红色电影观摩等,坚持寓教于乐的活动原则,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不仅有效缓解了其工作压力,更是促使其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
严守“双家规”,创一流服务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书院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青年文明号成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严格遵守双家规,坚持以一流服务再创中心佳绩,以一流技能助推党建发展。
家规之一:“三亮”活动纳常规。党团联手将“三亮”活动实实在在纳入常规工作,拉起一张全方位管理监督网。亮明身份上岗树形象。采取佩戴党徽和团徽,摆放工作台牌、党员先锋岗、青年文明岗,划分党团员工作责任区,设立服务评价器等形式,主动亮出身份,接受群众监督。亮明服务标准赢民心。通过电子屏、微信公众号、展示板等多种形式来对外公布相关业务流程、服务内容和工作时间等。亮明岗位承诺促成长。积极开展集中性承诺签名活动,签订岗位承诺书,并采用集体按月“审”诺、民主按季“评”诺、群众随时“监”诺的方式,确保承诺活动不浮于表面。
家规之二:牢记“三办两清”工作法。何谓“三办两清”?就是“材料齐全马上办,材料不全指导办,特殊业务跟踪办”、“提供咨询一口清,处理业务一手清”。“三办两清”工作法,使中心窗口服务驶上了“快车道”。党建引领下,中心通过将培训与考核有效结合,细化工作流程,以班组形式开展集中测试和演练,使得青年员工能掌握多个条线政策,让办事群众“少等一分钟,少跑一趟路”。“您好,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每当办事群众走进服务大厅,大厅工作人员一句亲切的话语,总让前来办事群众感到暖意融融。在工作中,青年班的成员认真倾听办事群众的需求,文明受理,热情服务,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有一次,家住洋溢村的严阿叔来中心办事,通过中心前台工作人员的正确引导,在一个综合窗口就将自己医疗保险综合减负申请业务和女儿的求职登记办理完了。他说来办事之前心里忐忑不安,年纪大了就怕排队时间长、办理步骤复杂,到了现场才明白自己的担心都是多余的,这里有专业的服务和耐心的指导,让他有跨进自己家门的感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三办两清”工作法擦亮了服务窗口。
书院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青年号里故事多,笑声多。接下来,将进一步扩大青年文明号品牌效应,创新公益活动载体,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努力打造“党团一家亲,服务暖人心”的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