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颐城居民区:“颐”呼百应,焕发小区治理活力
2024-09-18
  东方颐城居民区总面积为11.13万平方米,总户数882户,现入住约1970人。社区人员多元化,分11个楼组,6个片区,共有居民代表33名。自居委会成立以来,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积极探索社区精细化治理新路径,动员引导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凝聚治理合力。
  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工作理念,创新推行“颐城”微团队、“家人”微心愿、“服务”微阵地、“暖心”微服务、“全民”微议事“五微工作法”,推动社区治理全民参与,逐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小区治理新格局,让小区焕发新活力。
  组建“颐城”微团队,居民有了贴心人
  凝聚红色力量,提升治理效能。广泛挖掘乐善好施热心人、服务治理小能手、社区骨干、“双报到”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一是通过发挥“1+6+N”微网格,构建1个党支部、6个片区、N个自治团队管理体系,将精细化管理延伸至社区“神经末梢”。落实社区党支部职责和党群服务阵地“三张清单”,发挥引领动员作用。二是用好多方力量。挖掘医疗、法律、教育等各方面有特长、有爱好的社区能人,组建社区智囊团,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有需要、有困难的居民提供帮助,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三是成立爱心舞蹈队、白领读书会、书法班、太极拳等团队,展现自我、秀出风采,带动更多居民积极参与到小区活动中来。
   收集“家人”微心愿,倾听居民心里话
  聚焦发现居民身边“大小事”,构建主动及时的问题发现机制,广泛收集居民需求和意见建议,找准工作着力点、突破口,使民意收集从“被动滞后”变为“主动全面”,把居民的“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大事”。一是入户走访收集。对小区困难家庭、高龄独居老人、残疾人家庭、失业人员等不定期走访,全方位收集社情民意。二是微信、电话收集。利用楼道微信群,常态化收集居民的服务需求和意见建议,24小时接受居民的问题咨询和诉求反映。三是现场收集。利用代表接待日及各类活动,现场征集意见建议,通过交流讨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收集并处理居民诉求,真正做到听民声、知民需、解民忧。
    建好“服务”微阵地,打造服务综合体
  根据现状需求,利用公建配套设施将36号1楼、37号1楼分别打造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民活动中心,让一老一小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元的社区生活,提升生活质量。一是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配备了健康理疗室、日间照料活动室、心理健康室、健身休闲区、阅览区等配套设施,并开设了特色“无忧鼓”课程,深受老年人的喜爱。二是为居民活动室配备了儿童乐园、共享书画室、益智棋牌室、读书角,以及休闲、健身、乒乓等功能区,提供图书阅览、居民互动、体育运动、儿童娱乐等多样化功能,满足辖区居民群众多元化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
    做好“暖心”微服务,增强居民获得感
  聚焦满足居民需求,组织小区党员带头,广大居民积极参与,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精细化的服务格局。东方颐城居委每月组织开展理发、按摩、扦脚、缝纫、磨刀等便民服务活动。在春节、端年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提供“送福上门”“粽情端午”等暖心服务,让居民乐享节日趣味;在“七一”建党节、“九九”重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红色教育、文艺汇演等主题活动。
    开展“全民”微议事,解决居民烦心事
  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3+4”议事协商机制,拓宽居民有序参与小区治理渠道,推动各方力量协同解决治理难题。
  “3”即召开三方联席会议。建立“三方”联动机制,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用实际行动高效解决居民诉求、化解矛盾纠纷、提高服务水平。“4”即区分四类问题。将居民诉求分为物业服务、矛盾纠纷、民生保障、政务事项四大类,分别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对物业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由社区党支部督促提醒物业服务企业及时解决;对小区内部矛盾、邻里纠纷协同第三方法律顾问及社区党支部等多方进行调解;对涉及民生保障的事项,由社区党支部牵头协商共议、推动解决;对政务事项类的居民诉求,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确保居民的合理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响应和妥善处理。目前,已实施小区微治理项目35个,服务居民355人次,有效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下一步,东方颐城居委将不断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模式,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氛围的营造,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书院镇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 Resverved
地址:浦东新区书院镇 新府东路81号 邮政编码:201304 电话:021-58196292
沪ICP备050244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