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提升宜居安居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心工程”,也是“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盼望着,盼望着,乘坐电梯上下楼的愿望终于就要实现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爬楼难了。”家住新舒苑居民区71号单元楼的张阿姨喜上眉梢。原来,自家门前的加装电梯工程日前已开工。这也是书院首批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楼道。按照工期,该工程将于今年6月初完工。此外,该小区的64、65、66号楼也将于近期陆续开工。 去年书院镇启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解零行动”,并以此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诠释。新舒苑居民区是建成于2004年的一个动迁安置小区,据了解,当年安置的时候采取的政策是为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居民安排低层住房,年纪较轻的居民们则统一抽签进行安置。17年过去,曾经崭新的小区如今已被列为“旧改”对象,当年正值壮年的居民们也上了年岁,上下楼梯难免不便,对电梯的需求日益凸显。而加装电梯不仅可以升级小区的整体环境,还能大大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居民幸福感。 另一方面,“旧改”政策实施以来,上海市、浦东新区和书院镇均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有较大力度的财政支持,这对新舒苑的居民们来说自然是乐事一桩。于是,新舒苑居民区加装电梯正式提上日程! 管理部门:调研先行,积极宣传 “旧改”政策实施以来,书院镇城建中心就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房屋管理局下发的文件指导下积极宣传和落实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事宜。新舒苑是较早的动迁小区,加之老年人比例占常住人口的40%左右,因此成为工作推进的“重点对象”。 工作推进初期,在规建办的支持下,城建中心牵头派专人驻点,与新舒苑的业委会、居委、物业并驾齐驱形成专班,以双组长的形式推进工作,在新舒苑内部大力宣传加装电梯的好处,耐心讲解相关政策与政策优惠,摸清小区内“需要加装”“可以加装”“愿意加装”的楼栋底数,为后期电梯加装的推进工作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为了让大家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加装电梯的便利,城建中心组织了一批住户参观已经完成加装电梯的小区,并进行实地体验。居民在体验新装的电梯后纷纷表示“确实很方便”“能提高生活质量”。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新舒苑住户加装电梯的积极性。同时,城建中心和居委会也向当地相关部门“取经”,思考如何更好地在新舒苑以及书院镇其他社区开展加装电梯工作。 居委会:主动沟通,积极协调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对“需要加装”的楼栋底数精准对接,积极沟通,确定了费用分摊方案,选择了居民们满意的电梯品牌和施工单位。 在整个沟通过程中,政府、居委和居民共同配合,用“找钥匙”的方法,给犹豫不决的居民做通思想工作,不仅解决了加装电梯的问题,在过程中更加促进了邻里和睦,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和许多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遇到低楼层住户存在不同意的情况一样,新舒苑也未能幸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新舒苑的居民们邻里关系比较和睦,许多低楼层住户也表示支持加装电梯,中、高楼层用户则愿意让低楼层用户不分摊加装电梯的费用,同时也可以使用电梯来作为补偿,利人利己。 住户:居民自治,主动发起 加装电梯不是目的,为尽可能多的居民带来便利,让更多住户享受到福利才是落脚点。在推动加装电梯这件事上,除了政府支持,居委协助,社区居民们的意愿也很重要。 此次加装电梯的楼栋都是由住户主动发起并牵头协商。住户们的主动配合大大推动了项目的实施进度,众多党员干部们都起到了带头作用。他们配合城建中心和居委会,共同承担起为住户们讲解政策、组织集体讨论、征询住户意见、做好思想工作、选择电梯品牌及日后电梯的维护保养等许多责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每个人都出一份力,让社区更加温馨。 “我家住四楼,搬来这里也有17年了,现在快60了,我和老伴是越发觉得走楼梯累,如果拿了重物更加上不去,如今,政府补贴,邻居支持,居委等多个部门多方出力,咱这老楼也将安装电梯了,打心底里开心!”李老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用初心点亮民心,把实事办到心坎。在未来书院的加梯工程将更加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