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东新区书院镇新欣社区快乐星期三睦邻点,有一位乐于奉献的老党员、老劳模志愿者。2015年10月,他主动将自己家里115平方米面积的房子作为睦邻点的活动场所,连续8年,老人们在他家里开展唱歌、做操、游戏、做手工等活动,家里装修好的房子、空调等设施无偿提供。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带领志愿者团队将曾经垃圾堆积、杂草丛生、环境脏乱的小区闲置空地彻底改变了模样,成了鲜花盛开、环境优美的“小花园”。他就是睦邻点志愿者、今年72岁的周永生。 小花园,新欣小区的名片 五月初夏,走进书院镇新欣一村,沿着小区道路往里走,左面楼下有一条“花草带”向前延伸,波斯菊花开正艳,有红色、粉色、紫色、白色等,令人赏心悦目。往里走,在新欣一村5-8号门与9-13号门两幢楼之间,有一个木结构的紫藤长廊,绿色藤叶爬满了长廊,阳光下的藤蔓与绿叶随风舞动,婀娜多姿,尽显生机与活力。紫藤长廊的东面是一个小广场,睦邻点老人们经常在这里做健身操、跳健身舞等。沿着紫藤长廊往里走,西面是花草繁茂的小花园,健身步道,曲径通幽,健身器材,巧妙分布。小花园里,各种鲜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品种有波斯菊、虞美人、鸢尾花、矮牵牛、百日草、金盏菊、大丽花、三色堇等等,红的、粉的、黄的、紫的、白的,成片成片的鲜花构成了花海的效果,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天气晴好的日子,睦邻点的老人们经常在健身步道上散步,有的观景赏花,有的在健身器上锻炼,有的在花园里下棋观棋,一派温馨和睦、其乐融融的景象。“这块小花园是新欣小区的名片,老劳模周永生带领志愿者义务打理小花园,美化了小区环境,也带动了大家奉献社区的热情,真不容易!”讲起了周永生和小花园的故事,小区居民都啧啧称赞。 愚公移山,清除建筑垃圾 新欣一村两幢楼之间3000余平方米的这个小花园,在2年前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新欣一村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属于老小区。这里原先是闲置空地,由于长期无人管理,杂草丛生,建筑垃圾堆积成山,有的居民在这里开荒种菜,每逢夏天蚊虫滋生,脏乱差的环境让居民不堪其扰。2021年12月,新欣居委决定推出名为“邻里有情,四季花园”的自治项目,目的是改变脏乱环境,打造小花园。但是,由谁来做呢?关键时刻,睦邻点志愿者周永生挺身而出。他说:“我是一名老党员、老劳模,只要是对党和人民有益的好事、善事,我就应该去做。把小区环境搞好了,大家住着也舒心。”说干就干,他带领倪铭荣、潘丽芳两位党员一起,开始义务整理这片空地。“刚开始时最难,多年累积的废砖石块、建筑垃圾很多……”周永生说。为了抓紧时间,他和倪铭荣、潘丽芳每天清早6点钟就开始劳动,陈年累积的建筑垃圾地上很硬,老周用“羊角”奋力刨,将废砖石块、水泥块挖出来,有的水泥块深埋在地下,老周也用力刨出来。老倪、老潘帮着将废砖石块、水泥块搬运到车上。12月的天气寒意袭人,老周穿的是棉毛衫,因为奋力干活都湿透了。他们起早贪黑地干,接连4天功夫,整整挖掉了8吨多的建筑垃圾,拖拉机装了满满4车,终于将建筑垃圾清除了。“真是老黄牛,老劳模精神!”居民们看到老周等人热火朝天的干劲,都为之感动。当时,周永生70岁,倪铭荣70岁,而潘丽芳已78岁,都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了。 首次开花,小花园惊艳亮相 将垃圾清运后,他们又把这块地重新翻了一遍,将夹杂在土里的石块、水泥块一一清理掉。然后将上面的泥土翻松施肥。“这块地是堆垃圾的荒地,要施肥才能恢复养分,种的花草长得才会好。”老周说。为了节约成本,老周用花籽自己培育秧苗。他家门前有一块30平方米左右的场地,西面有一间10多平方米的暖棚,初春气温低的时候,暖棚里放着一个个泡沫箱,老周在每个泡沫箱里装上泥土,用小锄头将泥土削得很细,然后将花籽播种在细土里。当夜间的气温上升到10度以上的时候,外面的场地上也堆满了培育秧苗的泡沫箱。老周说,他像服侍小囡一样细心呵护花苗,每天浇水润湿泥土,太阳光厉害的时候用布遮着。培育秧苗一般需要45天左右的时间,然后就可以移栽了。2022年4月清明前后,老周、老倪、老潘三人忙着移栽花苗。移栽花苗必须小心翼翼,将一根根高约10厘米的花苗从湿润的泥土里拔起来,搬运到地里,然后用小刀一根根种下去。接着,就是花草的日常管理,松土、浇水、除草、捉虫、施肥......老党员倪铭荣说,老周心里惦记着小花园,每天从早到晚要来十几次,看到缺水了就浇水,缺肥了就施肥,有虫害就捉虫。为了管好小花园的花草,老周向种花草朋友虚心求教,学习花卉种植技术,还买来了《家庭养花实用宝典》等书籍认真学习。草长莺飞的四月,也是各类虫害滋生的时候。一天清晨,老周发现小花园有蜗牛在啃咬花苗,于是,他就用手将花苗上的蜗牛一只一只捉掉。此后,老周每天清晨到小花园捕捉蜗牛,多的时候可以捉到一二百只蜗牛。连续一个多星期,每天手工捕捉一个多小时,蜗牛终于被消灭了。2022年5月上旬,小花园的鲜花首次盛开。大丽花、百日菊、波斯菊等鲜花次第开放,大红的、粉红的、黄的、白的,五颜六色的鲜花随风摇曳,成片绽放,把小区装扮得分外妖娆。看到鲜花盛开的美景,睦邻点的老人们感到特别高兴,称赞老周等人做了一件大好事。睦邻点距离小花园很近,老人们经常在小花园里散步、赏花、做健身操。看到老人们赏花的高兴劲,老周感到自己这件事做对了,更坚定了坚持下去的信心。 义务付出,居民身边的感动 新欣一村72岁倪淑莲的家就在小花园附近,她亲眼目睹了老周等人的义务付出,把这块闲置空地变小花园的过程。她说,看看家门口的这个小花园,感到很舒服。他们一心为居民们做好事。去年8月出现连续高温的时候,她发现老周凌晨1点钟开始就到小花园里来浇水了,连续几天都是这样,心里觉得很感动。老周说,给花草浇水有讲究,夏天高温天的时候,要等到后半夜地温下降以后,这时浇水最好,所以他就凌晨1点钟到小花园浇水。为了提高效率,老周自掏腰包花了100多元钱买了一个小水泵,水管一头连通到60米开外的一条小河里,是用电瓶车的电驱动的,这样浇水的时候就省力多了。给小花园的花草浇水,每次需要4-5个小时。快乐星期三睦邻点点长乔淑美说,老周的心里一直在想怎么把这片小花园弄好,平时如果出门了,或者到亲眷家吃喜酒,一旦看到天要下雨了,他马上就会回来。因为下雨前施肥较好,所以抢在下雨之前给花草施肥。这两年,老周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他喜欢与爱好花草的朋友交流,只要看到有好看的花草品种,就会想方设法要一些花草种子,不断补充到小花园中,让小花园里的景色也越来越好。老周说,为了节约成本,小花园里花草的种子大多是他从朋友那里要来的,如果买的话,每年购买种子的钱就要2000多元。还有割草机、锄头、铁搭、修剪刀等劳动工具,有的是自费买的,有的是向朋友借的。老伴龚林仙看到老周一门心思忙着种花草,他对老周说,家里的事情由我来弄的,你去忙吧。有时,还经常帮着做育秧、移栽、浇水等活。去年10月的一天,老周看到长廊架上的紫藤需要修剪了,于是搬了一把扶梯爬上长廊架,手里拿着剪刀吃力地修剪着,因为需要修剪的枝条很多,老周爬在长廊架上一直忙碌了大半天,等完成修剪下扶梯落地的时候,老周突然感到双腿颤抖。到了晚上,他感到浑身不适,夜里起来小便20多次。第二天被送到仁济医院,经过检查,医生说他疲劳过度,脱力了。治疗休息了几天,老周的身体康复了,一回家,他又到小花园里去劳动了。为了让小花园更美,老周还在小花园里种了54棵紫薇树和5棵桂花树。6-9月,紫薇花开,花团锦簇,颜色有淡红色、紫色、白色,非常漂亮。而桂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9-10月,桂花开放,香气扑鼻,沁人心扉。这些紫薇树和桂花树,都是老周想办法问朋友要来的。如今,在老周带动下,“邻里有情,四季花园”项目的志愿者,已经从原来的3人增加至9人。 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继续做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老周年轻时曾经是新港奶牛场的技术员。“人家都说我干活有股牛劲,像老黄牛。”周永生说。因为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甘于奉献而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还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多次被评为南汇县先进生产(工作)者,后来担任新港奶牛场场长和党支部委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新港乡政府决定对集体企业进行改制试点,新港乡奶牛场属试点单位之一。老周借了26万元买下了奶牛场,创办了“逼胜”奶牛场,取名逼胜,是激励自己一定要成功的意思。他白天黑夜地干,终于使奶牛场扭亏为盈。“当时是为国家的菜篮子工程作贡献,看到奶牛场晶莹洁白的牛奶源源不断地被送往乳品厂,走进千家万户,心里感到高兴。”退休后,老周依然乐于奉献,坚持在睦邻点里做志愿者。有人问老周,你年纪大了,还准备这样干几年?老周的回答,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继续做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