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村: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2022-01-28
    回顾建党百年历史,既是恢弘壮丽的篇章,又饱含岁月的积淀,那一艘飘荡在南湖上的“小红船”承载着千万共产党人的美好夙愿,从1921年划过了数载艰难困苦的岁月。忆往昔,峥嵘岁月初心不忘;看今朝,使命在肩筑造农村新风貌。
  坚定信仰做好农村发展的“领头雁”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为李雪村党总支书记和村主任,要做好本村全面工作,要有为村民谋幸福的使命感,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做到学以致用,做好农村发展的“领头雁”。
  必须牢固树立党的意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在党护党。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要跟进学、持续学、深入学,结合本职学、结合实际学,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做好整个村的当家人。“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近年来,农村事务越来越多,而我作为“当家人”,就要肩负起家主的责任,在村里大小事务上发挥出主导作用,为民当家、持家有道、振兴家业。 农村就是我发光发热的大舞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踏踏实实为百姓办好每一件实事,深刻认识自身的责任,廉洁奉公,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为李雪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做出应尽的义务。
  带领本村党员加强学习、学史力行。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李雪舟烈士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书记讲党课”“党员先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引导本村党员不断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把“学史力行”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以孜孜深情做好老百姓的“贴心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二字的深刻见解,饱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全社会人民的真挚情怀,映照着百年大党对人民的赤子情怀。
  “双脚不落满灰尘,怎知民生多艰,双手不沾上泥土,难觅民瘼所在。”为民解忧,最终要落实在一件一件的实事之中。作为村党总支书记,我更应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多为村民做好事,做实事,定期入户走访到百姓家中,诚心诚意地听取百姓意见,并利用召开座谈会、电话、微信、微博等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居民诉求、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听取总书记“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谆谆教诲,更要践行在为民做好事、帮民解难事的行动里。
  敢于知重负重做好农村“三味”书记
  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知重负重,这一铿锵有力的表达,是总书记对全体党员干部的殷殷嘱托、切切期许。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村书记,要迎难而上,敢去啃“最硬的骨头”,敢去抓“最烫手的山芋”,不断拼搏奉献,努力把本村的建设提高一个台阶。
  我也深知自己责任重大,要不断在实践中长才干,在挫折中吸取经验,不断练就担当作为的真本事,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解决疑难问题,提高服务百姓的能力;切实发挥“孺子牛”的作风,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百姓家中,做一名有泥土味、汗水味、人情味的“三味”书记。
  做好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面对新征程,新机遇,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努力让农村更美丽、更文明,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作为村干部,就要抓谋划、抓落地,不断提升为民服务品质。
  依托红色资源,持续打造红色品牌。以“抓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原则,有效用好这一特有红色教育品牌。结合党史学习以“党员+群众”模式开展李雪舟诗词朗诵、李雪舟诗词竞赛、话剧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让革命精神深入人心。
  打造民生责任田。我村有24个村民小组,以“小组长+志愿者”模式实时收集社情民意、安全、环境等方面重要信息,及时了解百姓的需求,第一时间解决百姓的需求。
  不断加强关怀帮扶。近年来我村开展“暖心李雪行动”“春风送暖行动”等一系列活动来聚焦特殊群体的关怀,比如针对空巢老人、残疾家庭、困难家庭、低保边缘等家庭,开展谈心谈话,一户一表制,及时了解动态,不断加强关怀帮扶。
  农村环境不断提升。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主题,建立“党小组长+志愿者”治理模式,打造环境整治的硬核堡垒。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难点和死角,充分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引导群众参与到河道整治、美丽庭院、垃圾分类等,让我村环境不断改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克服困难险阻,不断解决新问题,在干中学、学中干,以苦干实干精神,走乡村振兴新长征,更加努力建设美丽宜居的李雪村。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书院镇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 Resverved
地址:浦东新区书院镇 新府东路81号 邮政编码:201304 电话:021-58196292
沪ICP备050244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