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棉场村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号召,垃圾分类工作也成为棉场村2019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棉场村常住户人口约在4500人左右,每天也会产生大量垃圾,却没有进行正确的分类回收。做好宣传和思想建设工作,让村民解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也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组建党建志愿者团队,红色力量积极引导村民主动参与 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组建了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涌现了一批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党员志愿者。在起初的宣传工作中也曾遇到困难与阻力,村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小队努力做村民思想工作,带头做垃圾分类的动员工作;以文明“引领者”的姿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的进展。 也会遇到一些不理解、不支持的家庭。有位刘阿姨,连续几天都没有做好干湿垃圾分类,十分不理解地说道:“以前从来不分的,为什么还要分干的湿的,倒了不就好了”。村两委工作人员带领党员志愿者队伍前后三四次到村民家登门劝解,解释相关政策与条例,动手示范如何干湿分类。渐渐地,刘阿姨也配合其工作:“倒一个垃圾需要这么劳师动众吗?你们教我好了,我自己来分……”刘阿姨被工作人员的坚持和努力所感动,从不理解到愿意配合垃圾分类。连带着附近村民都深刻地记住了这些工作人员,也都纷纷来助力垃圾分类推进工作。 垃圾分类宣传先行,红色阵地宣传活动精彩纷呈 在宣传过程中,最难的还是村民的理念问题,村民对于生活垃圾分类的认识还不充分。棉场村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村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截止至7月共派发垃圾分类宣传单6000多份,提高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使垃圾分类深入民心。同时在老年大学、睦邻点等多个阵地,开展垃圾分类趣味问答、知识讲座等活动,在暑期青少年教育中开展废旧电池回收公益活动、垃圾分类知识讲座等教育宣传活动。 此外,棉场村在家门口服务中心设立垃圾分类咨询处,在最近组织的垃圾分类现场指导活动中,工作人员为前来咨询垃圾分类的村民,现场指导垃圾分类,回答村民相关问题。通过细心讲解,使参与者们对垃圾分类的好处、方法、处理流程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活动现场,大家排好队,一个个拿着写有物件名称的卡片,去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里。叔叔阿姨们积极参与,分类时动手又动脑,频频提问:旧衣物该算什么垃圾?桃子核该算什么垃圾?花卉的枯枝败叶该归于哪类?有位奶奶特别可爱,说道:“我家收垃圾必须分类,不分好,要被孙子说的,村里的暑期教育上过课,都教过的,我也要向小辈学习。” 养成文明习惯,全民环保意识有效提高 有位志愿者说道,也许我们这一代垃圾分类还做不好,但我相信我孙辈那一代绝对没问题了。其实并不需要这么久时间,只要分类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树立起来,养成良好习惯,这不是什么难事。垃圾分类不是口号,应该真正从内心去接受,动员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起参与垃圾分类,共同为垃圾分好类、分对类共同努力。村卫生工作人员这样说:“当你带着思考去工作就会觉得快乐多了许多。垃圾分类不仅仅是为村民创建一个干净、卫生、整洁的生活环境,从‘要你做’慢慢转变为‘我要做’,引导观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让村民养成新时代的文明新风!” 通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增强了村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 让“绿 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促使村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将垃圾分类工作渐渐的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村民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