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镇:优化机制提升能级 服务百姓“家门口”
2019-02-20
  随着浦东新区“家门口”服务体系的不断深入推进与完善,书院镇以党建服务中心平台为抓手,通过资源整合、功能提升,在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上不断做强做实。党群服务、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等七大类多功能服务全面向下延伸至各个村居精准对接百姓需求。近一年多以来,书院镇党建中心以项目化推进、区域化组合、常态化管理、专业化运行、智能化管理为主要方式,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意识、搭建服务平台,使各类活动丰富多彩、生动有效,安排项目具有融合性、实用性、广泛性与开拓性,处处发挥了阵地功能的优势。
以管家为抓手、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党群力量
  党建中心通过公开招募,选出资深老师、退休党员干部,有才艺有威望的老党员作为“管家”,推出了颇有特色的“管家”系列服务,组织党员、群众定时定点举办活动。如养生茶艺、插花、红歌会、书法社、象棋班、书画课堂、养生课堂、乐器课堂、老兵俱乐部等做到堂堂有“管家”、堂堂有科目、堂堂有笑声,擦亮阵地。
以需求为导向、资源为着力点,发扬区域化党建合力
  在党建中心设立区域化党建分会秘书处,由镇分管领导定期研判和联系。专设区域化联系岗位,在工作架构上保证区域化的力量和新鲜血液的注入,邀请区域单位加入资助会员,成功举办了“点绿成荫生态书院”的便民服务项目,由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新港支行单位认领,以废旧电池兑换绿植盆栽为载体,在每周二定点收集废旧电池。发动村居百姓参与这一项目,受到社区居民和村民的热烈欢迎,近几个月来,已收到废旧电池二万余支,总兑换绿植二千余盆。在区域化党建年会上,又与上海电机学院、六院东院、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等多家单位开展结对共建,以一级带一级的方式,上下联动、左右互通,集聚红色阵地人气,强化了红色阵地的影响力。
以阵地为依托、项目为纽带,提升红色阵地融合度
  在党建中心各功能室推进过程中,以“周”、“月”、“季”为单位,固定活动时间、固定活动内容。“每月十五”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主题,设题推进,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予以拓展和创新。四季课堂设“红色季”为党课、“绿色季”为健康养生、“蓝色季”为全岗通培训、“橙色季”为草根客堂。室外广场以“晨辉广场”为主题,让“小广场”变身为民服务的“大舞台”。同时注重运用好政府部门的行政资源和社会化资源,强化“两联动”的动力。如镇妇联的“种子的旅行”、镇团委的“青年读书会”、社建办的“健康讲座”、司法所的“律师进村”,还有统战之家、劳模工作室、两代表之家、志愿中心等体制内行政资源得以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老党员说烽火往事”、青年党员“微党课”等教育活动,大大增添了红色阵地的含金量。
以服务为基础、网络为平台,增强基层党建科技化
  在新技术的运用和职能化推进层面,推出了“智能书院通”、“书院全岗通”等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服务方式,通过人工收集、汇总、电脑共享方式,集中管理,随着活动量的增加,通过学习新区中心的“它山之石”经验,再结合自身事迹,把场馆预约、活动展示、统计分析、后台管理等寓于智能化系统之中。同时开展了“三屏合一”的集成式探索,第一个屏级是镇级层面上对家门口服务系统的控制屏,集成对象是“村居触摸屏、老百姓家里的电视屏和手机屏”;第二个屏级是基层组织系统管理屏。这两个屏都是作为新区组织部率先试点的工作内容,得以系统体现,第三个屏级是结合“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书院特色,以农户、农村合作社、家庭农村、涉农企业的信息数据和产品品牌,然后再辅以产、购、销于一体全程视频可视,实现党建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互联网+”形式。通过“屏”级管理,让党建知识“连连看”,形成智能书院通、全岗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逐渐升级。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书院镇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 Resverved
地址:浦东新区书院镇 新府东路81号 邮政编码:201304 电话:021-58196292
沪ICP备050244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