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久村:加强创新农村治理 保障改善民生水平
2018-02-0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近年来,中久村党总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广大村民的美好愿望为工作出发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村民谋福利,全力促进我村发展,有效改善民生问题,切实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员模范展先锋,新村危房展新颜
  中久老新村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共分4块区域,总面积约33亩,总户数130户,共有22幢8间或10间连体二层房屋,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副舍1500平方米。老新村房屋的楼板、梁等预制件采用“零过土”,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鉴定,房屋已属于严重损坏房,尤其是每年的台风汛期都存在着坍塌的隐患,为彻底改善、解决老新村“危、愁、难、急”问题的民生工程,中久村党总支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全力推进中久老新村危旧房改造工程。
  在改造过程中,中久村党总支团结协作、迎难而上并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同时创新工作思路,本着因地制宜的方针按照成熟一批改造一批的原则边拆边建。截至2017年12月底老新村已拆除房屋126户,拆除面积1.15万平方米,剩余未签约住户4户。已通过审批建造房屋的22户、8户正在办理审批手续;还未办理手续的9户(其中2户需要办理补正手续、2户为出宅新建。同时,我们将老新村集体集约化土地改造为健身苑,布局种植绿化、健身器材,使老新村村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真正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到实处,彻底解决老新村村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科技农业促发展,农田水利保增收
  “农业兴则百业兴”,众所周知,凡是农业发达的地方,靠的不只是风调雨顺,而是有发达的农业灌溉体系做保障。因此,要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加强农田基本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保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中久村党总支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我村原来的农业灌溉体系是靠老式的电灌站灌溉,电灌站的水泵、电机、配电设备都十分陈旧了,如果农田基本水利建设跟不上,就容易发生旱灾、涝灾等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影响,更会造成农民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我村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项目改造工程,2017年在全村区域进行改造,截至2017年年底完成新建泵站5只,翻建泵站1只;开通明沟约13000米;铺设地下渠道约30000米;新建机耕路约8000米,使我村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得到有效完善,着力补上水利建设这一短板,进一步提高了我村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基础设施强推进,实事工程惠民生
  我们耳熟能详的口号“要想富先修路”,对于农村来说真的不仅仅是一句口号,道路对于农村而言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了,中久村在2010年的新农村建设中拓宽了几条主干道路,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也陆续加宽了几条道路,然而这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村民拓宽道路的迫切需求,很多村民日常出行比较多的道路仍旧比较狭窄,为切实解决村民的出行问题,中久村党总支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并结合本村实际的基础上,于2017年年初制定实事工程工作计划,对中久丰产片向东路、20组向东路以及中久1号路进行道路拓宽、打板桩、安装路灯和护栏,通过半年的修建,如今工程都已竣工,一眼望去道路更加宽敞、路灯排列有序、护栏保障安全,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日常出行,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书院镇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 Resverved
地址:浦东新区书院镇 新府东路81号 邮政编码:201304 电话:021-58196292
沪ICP备050244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