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教育局精心组织开展的青少年禁毒教育工作,让学生对毒品知识及其危害入心入脑,从而远离毒品,珍爱生命。7月17日,新欣居委教育干部特意在暑期活动中安排一次青少年教育活动,邀请中致社书院禁毒社工开展了“守护阳光雨露润泽青春梦想”禁毒教育的知识讲座。 讲课过程中,禁毒社工以PPT多媒体形式列举大量案例,数据表明,3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是各国毒品的主要受害者,在中国,情况也十分严重,青少年在吸毒者的比重逐年上升,而且趋向低龄化。青少年由于无知好奇,涉世不深易受毒贩引诱参与贩毒或是吸食新型毒品。 新型毒品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 (一)“奶茶”,外在形态粉末状,多用奶茶、咖啡、茶叶包等包装掩饰,即冲即饮,包装、口感都和奶茶非常相似,但却混合了冰毒、K粉,成瘾性强,毒性巨大。 (二)“止咳水”,“联邦”、“立健亭”、“奥亭”……俗名都是止咳水,主要成分磷酸可待因,代谢物就是吗啡,可刺激中枢神经,达到镇痛,镇静、止咳作用,大量服用会产生快感和幻觉,长期服用容易成瘾。吸食者往往最终转吸海洛因,才能满足毒瘾。过量滥用,可导致抽筋、神智失常、中毒性精神病、昏迷、心跳停止及呼吸停顿引致窒息死亡。 (三)“跳跳糖”,这种毒品遇水即溶,即冲即饮,与各种饮品混合后口味都不发生变化,甚至香味都相似。这种新型毒品后劲都很强,喝一次两天大脑都处于兴奋当中。 (四)“阿拉伯茶”,又名“恰特草”,是一种产于东非和阿拉伯半岛地区的植物,价格惊人便宜,效果与海洛因相似,毒性惊人,极易精神成瘾!其外形极具迷惑性。“稍不注意就会以为是茶叶或者青菜。” 从去年开始,国家已经将恰特草列入毒品的严打范围之内。“同学们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的饮料和小零食,有可能是做了伪装的新型毒品!”禁毒社工给大家特别提醒。 讲完之后居委教育干部为了巩固此次讲课的效果,以抢答形式提问,青少年积极互动,踊跃回答,回答正确的青少年收获了一份小礼品。之后,播放禁毒教育系列片《小破孩》,可爱而生动的卡通形象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进一步加深了对毒品知识的认识,增强了青少年防毒意识,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 此次暑期禁毒教育讲座让青少年进一步认清毒品的危害,提高自身的防毒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树立一个信心:我能我行;创立一种学风:认真刻苦;培养一个习惯:自觉自愿;创设一个环境:文明有序。希望大家一定要坚决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紧记安全,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