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庭院”是2019年书院镇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举全镇人民之力,全面推进。截止2019年4月9日,已经完成三批区级“达标型”验收,共9个村、6914户庭院全部通过验收。在这些成果的背后,离不开那群可爱的身影,他们穿梭于宅前屋后、奔波于日晒雨淋。这些党员志愿者们,自“美丽庭院”工作开展以来,始终在书院人家忙碌着、奔波着,一笔一画绘就着“美丽庭院”。 党徽在绵绵细雨中闪烁,点亮“美丽庭院”建设之路 天不时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行走在棉场村丰产路上,只见几位老伯、阿姨正身披雨衣、脚穿雨靴,有的拿着铁耙认真地清理着绿化带中的杂草和垃圾,有的推着小三轮清运枯枝杂草,阴雨天气似乎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干活的热情,依旧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是棉场村党总支的党员志愿者队伍来到农家的宅前屋后帮助清理垃圾。不仅如此,党小组长们还挨家挨户地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主动承担协调工作,解开百姓们的种种心结,让“美丽庭院”工作顺利推进。当然,党徽不仅仅闪烁在棉场,在塘北村的公共区域上,同样闪烁着党徽的光芒。塘北村的党员志愿者们积极地为“美丽庭院”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在各党小组组长的带领下,6个党小组分别在各个公共区域打扫卫生,捡拾垃圾。公共区域的条件好了,河水清澈了,小公园、小广场、公厕、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也建起来了,农村整体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在书院的另一角,洼港村党总支集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即“美丽庭院・红色行动”党员志愿活动,让党徽闪耀到庭院建设有困难的家庭中。他们虽然在思想上积极响应,但是由于身体条件局限,不能及时完成庭院清洁、美化。党员志愿者们主动对接,开展了邻里互帮互助的庭院整治,帮助各自区域小组内老弱病残的家庭,进行宅前屋后堆物的整理及清理,不仅美化了环境,更带去了关爱。而在李雪村,村党总支以党员志愿者为切入点,充分调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发动一个,带起一片,整体推进,党员志愿者带领村民进行房前屋后整治,庭院变得整洁干净,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有一种力量叫“牵引绳”,深入牵引指明方向 余姚村党总支在“美丽庭院”工作开展初期,就成立了由36位退休老干部、老党员、村民等组成的督导小组,每组12人,分设3个片区,深入各组各户,风雨无阻,即使在每天10个多小时的工作中,也从不叫苦叫累。面对着连续一个多月的阴雨天,督导小组成员们仍坚持每天工作。督导组长毛月兰一脸严肃地说:“督导工作虽是找茬工作,用的是眼和脚,看似简单,但稍有疏忽,有些‘茬子’就会从眼皮底下溜掉,最后会影响到验收工作,因此我们用的是‘心’在工作,伲也一刻不敢懈怠。”村民形象地把他们称之为推进“美丽庭院”建设的“牵引绳”。同样,路南村党总支的党员志愿者率先垂范,无私奉献。路南村7组的老党员赵宝全同志,今年已经70岁了,在“五清”整治工作中,赵老不顾年事已高,仍然亲自上阵,和工作人员们一起搬砖除草,清垃圾,搬杂物,尽心尽责,不喊累不怕脏,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还带领村民们一起开展“五清”整治工作,充分展现了一名党员“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先锋精神。 在黄华村,党员的骨干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黄华村党总支成立一支以党员为主的“美丽庭院攻坚小组”,在面对让人头疼的“五清”工作中,遇到一时不理解的群众,党员骨干一次次上门耐心解释,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放弃。党员志愿者队伍根据各个小组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配备志愿者包干到户,实行每个小组一名村民组长及一名有管理能力的志愿者负责该小组内的五清整治工作,每个小组配备若干名村民志愿者参与整治,形成工作“有指导、有部署、有落实、有监督”的机制,确保了“美丽庭院”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院美人更美,新北村党总支的王美华既是党员又是村民组长,她不仅把自家周围打扫的干干净净,在自家屋前屋后养花种树,还经常带领村民一起到公共场所、村里的各条主干道路打扫清理垃圾。在把自家小院打理得整洁美丽,给家人创造一个好环境之外,也用行动感染着周围更多的人,给邻里带来一个好榜样。 “红马甲”凝聚更大能量,攻坚克难一路向前 雨后的春风,让杂草疯狂生长。在洋溢村的路口,党员志愿者们也在开展除草活动,大家干劲十足,有人负责拔草,有人负责清运,整个劳动场面热火朝天。一位正在散步的村民老人问:“咦!你们这么多人拔草呢!又是义务劳动吗?”党小组长回答:“是的,我们这不利用空间时间义务清理杂草,周边的路基花坛杂草长的很多了,支部组织我们今天清理干净,你们看着也舒服。”村民老人连连点赞。简单朴实的话语,佝偻的背影,大家的共同努力,将路旁的杂草清除干净,面貌也焕然一新,为村民创造了一个清洁、美好、健康的人居环境。桃园的巾帼们志愿者也闲不住了,她们身穿志愿者马甲,自带劳动工具,来到了95岁高龄的胡阿婆家中,对宅前屋后环境卫生进行整治,清除堆物等。经过一番整理,庭院变得清新明亮,置身之中悠然自得。一旁的胡阿婆看着暖在心田,嘴里说着本帮话“特吾弄了清爽来,谢谢那几个妹妹,好好好”。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外灶村,10名70后党员志愿者深入农户家中开展“美丽外灶”志愿者服务活动,人手一件红马甲、一身雨衣、一副手套,冒着小雨便开始对宅前屋后的杂物进行清理,河道边拆除的鸭棚所堆积的砖瓦志愿者们也不嫌弃脏,一个个分工明确,不到一小时就将砖瓦清理干净,旨在进一步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弘扬雷锋精神的同时,加深对外灶村“美丽庭院”建设的认识,激发青年党员的党员先锋的热情,发挥好先锋引领作用。中久村党总支的老党员黄仁龙带头参与建设,主动申请作为志愿者,向周围的村民宣传“美丽庭院”建设的重要性,义务为路边的树木修整树枝、浇水除草,每天他还会对种植的树木查看一下,确保树木的正常生长。而四灶村的党员志愿者们同样一直战斗在“美丽庭院”建设的第一线,一个半月的持久战,以团结一致的力量,筑起了粉墙黛瓦,营造了质朴、淡雅的中国风,同样也是党员力量的展现。 党员志愿者的身影何止这些,在每一个美化的角落、每个已验收通过的村落以及还在建设过程中的庭院,都有留下了他们踏实的脚步和辛劳的汗水。如今大家都知道,有“红马甲”的地方,就有党徽在闪耀,就有“美丽庭院”在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