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镇域面积54平方公里,有13个纯农业的村,3.58万亩农田,2.3万名农民。根据乡村振兴总要求,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生活,着力打造特色“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 着眼“美丽家园”,让党旗飘扬在美丽庭院建设最前沿 美丽庭院建设是浦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口和先行棋。书院举全镇之力推进美丽庭院建设,以党委带支部,以支部带党员,以党员带群众,不断形成和巩固全镇党员群众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一是扛起“一面旗帜”。落实“书记抓、抓书记,一抓到底,抓到党小组”的工作责任制,开展“五型”创建活动和“优秀党小组长”评选活动,在建设第一线发现和培育一批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生产型、生态型党小组以及优秀的党小组长,激发党的基础细胞活力和党员队伍内生动力。 二是用好“党员带头”和“党员设岗定责”的方法。在全镇2753名党员中开展“党员五带头”行动,带头学习宣讲、带头义务劳动、带头清洁村宅、带头绿化美化、带头移风易俗,13个村的1615名党员按照党员义务巡逻岗、环境卫生保洁岗、公共设施维护岗、特色文化传承岗、村级河道河长岗、村级道路路长岗等岗位设岗定责,带动村民投身美丽庭院建设。 三是加强党建引领下的“四治”联动。村党总支通过“三会”、“四议两公开”制度、1+1+X村规民约等方式引导村民做美丽庭院建设的决策者、监管者和评价者,持续激发村民“自己想、自己做、自己管”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近期,我镇5个“达标型”村一次性通过验收,鼓舞了士气、提振了信心,我们将再接再厉、全面发动、全力冲刺,确保4月底前全面通过“达标型”验收、6月底前完成“提升型”和“特色型”验收。 着眼“绿色田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农村产业发展的作用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从3个方面入手推动产业振兴。 一是着力推进农业行业党建。进一步深化全市首家“支部+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党建品牌内涵,打造书院镇农业行业党建共同体,把全镇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组织起来,成立农业理事会、党组织和工青妇群团组织,把行业党建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拧成一股绳。 二是着力提升村级党组织的组织力。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继续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加大“一肩挑”力度,把村党支部打造成为农村各项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全村党员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齐心协力投入到产业振兴中去。 三是着力深化党组织结对帮扶。在新一轮“结对百镇千村,助推乡村振兴”行动中,复制推广市绿化市容局帮扶洋溢村种植生清葡萄的“造血帮扶”模式,充分发挥53家区域化党建会员单位、19家结对帮扶企业和“村村结对”优势,通过引资引智、借势借力,进一步打造塘北8424西瓜、余姚马兰头、黄华桑葚等“一村一品”特色农业项目,推动农民持续增收。 着眼“幸福家园”,持续深化“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区委关于“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的统一部署,书院镇现阶段着力抓好3项工作。 一是高质量完成村居“家门口”服务体系提质增能工作。在塘北村“家门口”服务中心提质增能试点工作基础上,按照“四化”理念和“四站一室”建设要求,其他村居“结伴同行”同步推进提质增能工作,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实现办公空间趋零化、服务标准再升级、群众满意度再提高,确保4月底前全面高质量完成。 二是全方位打造15分钟服务圈。继续依托党建三级服务体系,切实发挥“家门口”服务总站示范引领、资源整合、统筹集成作用,做实“1+19+100”家门口服务体系,推动“家门口”服务和15分钟服务圈功能复合,为老百姓提供就近、完善的公共服务。 三是强化智能化信息系统支撑。作为全区“三屏合一”试点镇,书院镇已初步实现“浦东i党建”、“家门口”服务、城运信息系统融合联动。下一步,将紧紧围绕“两进入两做实两联动”要求,将信息系统全面覆盖到每个“家门口”服务中心、服务站和每个党支部、每名党员,实现信息汇聚、上下联动、左右贯通,促使各级各类资源在三级党建阵地高效对接,切实推动农村社会治理更有效。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新区深入推进“四高”战略的应有之义,书院镇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经济薄弱村,抓好党建助力书院乡村振兴,为浦东乡村振兴贡献书院智慧和书院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