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生活小事不出村居、教育服务就在身边”,这句颇具匠心的话逐渐进入百姓的视野。“家门口”这一词、“家门口”服务站这一阵地,已在整个浦东新区兴起并实现服务。“家门口”服务站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崛起,让居民群众感受到组织部门为其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行动力,同时也见证着浦东新区在创新社区治理上又一重要的里程。 从新舒苑家门口服务站建设初期到中期推进过程中,新舒苑党总支始终坚持站点建设紧紧围绕着支点――问需与民。通过听众会、党小组会、楼组长会、睦邻点等各类会议的广泛征询,拟定“框架”、构筑“结构”,充实“内容”。12月1日,在”家门口”服务站建设基本成型后,本期听众会上,我们邀请了居民代表、楼组长一同来“验收”咱居民区自家的服务站,充分发挥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让共治力量完善“点位”。而居民区的“家门口”服务站,当然少不了我们居民自己的评估分。 看――社区功能布局,有效传递家门口服务站供给功能 会中,党总支潘书记带着我们38位居民代表及楼组长,将家门口服务站从外部氛围到内部功能布局,与其一一进行详细介绍。潘书记介绍到我们各个功能室都是常年对外开放,日日提供服务,他鼓励居民有事没事就来居委坐坐,如今的居委不再是以往大家认识中的“问题”接待室,而是为居民提供服务的“服务”供给室,更是居民们的独家“会所”,在这里我们可以提交居民的服务需求、可以预约服务、享受服务。同时更希望作为居民代表、组长的我们能够将家门口服务站的功能与服务项目准确快速的带给我们各自辖区内的居民,让其能够在需要服务的第一时间内得到服务站的服务。 评――站点供给功能,是否满足社区居民日常需求 在参观各个功能室时,我们居民代表时不时的点头,许许多多的代表不断向书记道出“好”字,更感叹居委的细心与周到。如增设的缝补服务,如今纽扣掉了看来再也不用自己眯起眼睛穿针引线,拿到居委就有志愿者帮忙钉;衣服破了也有志愿者帮忙补;水电缴费也不用跑远了,可以直接到服务站内就能缴纳;服务站的服务真额是额好,每一项服务、每一个细节,都流露出对我们百姓无微不至的体贴照顾,居民代表蒋阿姨欣喜地对身旁的周阿姨诉说着。会上,我们准备了两份问卷调查。其中一份就是让居民代表们通过对家门口服务站实地参观后,对照自己心目中的家门口服务站进行考量。鼓励居民“点点评,较较真,亮亮分”,通过居民的客观反映来检查家门口建设布局是否“合格”、是否满足居民日常需求。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每张评分表上居民代表们无一例外的给予“全五星”,充分肯定了咱新舒苑“家门口”服务站的建设。 审――社区苑点大盘点,精瞄方向让站点快速延伸至苑点 家门口服务站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而将“站点”向“苑点”的扩展,除了将服务进一步延伸之外实则更是激发居民自治的热度,引领自治工作的新领跑点。点上的服务来源于居民,管理者来源于居民,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阵地。今天,我们另一份问卷瞄准了延伸服务点位的三个显要问题?一是您希望居民区服务延伸点建在哪里?二是您希望居民区服务延伸点提供哪些服务?三是您是否有意愿成为居民区延伸点的服务人员或是管理人员?通过问卷调查汇总,让党总支进一步明确了下步建设方向,了解居民的需求,将服务更加准确的送到居民心间。 “家门口”服务站,通过党组织引领,以党群带群建,促群建的理念,逐步实现村居民的自治、共治的社区治理新形态。将服务通过“温暖打包”送至居民,为居民打造涵有“幸福指数”的服务新阵地,让服务与百姓更亲,真正把向群众承诺的服务落到实处,在居民区内开花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