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场村:群众自治工作
2023-07-27
  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工作须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在价值引领、组织动员、支持服务、统筹协调和凝聚骨干的主导作用。
  一、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党组织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群众协商议事搭建平台,拓宽群众自治参与渠道。村民委员会是组织基层群众开展民主自治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平台。近年来,我村开展群众自治的过程中,在主要依托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自治的基础上,重点在建了村民议事的载体和平台,为基层群众协商议事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多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和支持下,新增多个睦邻活动点,开办“睦邻客堂间”;开设6个党建延伸点和“温馨家园平台”等。这些平台为群众团体参与农村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二)党组织注重价值引领和组织动员,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凝聚基层群众自治力量。社会组织是推进基层群众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近年来,我村党组织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先后发展了包括养老、调解、安保、宣传和志愿者服务等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志愿者团队,并有效地发挥这些组织在反映群众诉求、协调利益和化解矛盾等方面的作用。如以养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爱享家”为老志愿者服务队,维护社区治安方面“红喇叭”维稳队等等。社会组织的骨干多是有文艺特长或者热衷公益事业的退休党员,与群众接触多、在群众中有威信,他们带领自治组织在各自的区域内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的重要依托。
  (三)党组织带头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健全基层民主政治制度,依法保障群众自治权利。民主制度是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的基石。一是坚持依法民主选举。二是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努力改善村“两委”决策机制,在决策议事内容上,进一步增加由群众提出的议题比重,在决策议事过程中,增加民主协商程序,使更多村民参与议事和协商。三是丰富民主管理内容。一些关乎民生的新内容和新领域比如居家养老、文体娱乐等也逐渐进入了基层群众讨论和协商的范畴。四是创新民主监督机制。全面建立以村务公开、党务公开、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监督制度,通过村务公开栏、意见箱、调查走访等方式将相关情况向村民公开并宣传通报,主动接受村民评议和监督。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书院镇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 Resverved
地址:浦东新区书院镇 新府东路81号 邮政编码:201304 电话:021-58196292
沪ICP备050244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