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村民进一步了解葡萄产业发展成果,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2023年5月5日上午9点,书院镇洋溢村组织了一场特别的参访活动,村委会工作人员带领着村里的老年人走出家门,走进大棚,前往生清葡萄基地实地参访,深度体验葡萄种植和生长情况。 累累枝头未成熟 叶间已有葡萄香 走进大棚,便被温暖湿润的水汽簇拥,引入眼帘的是连成线、排成排的葡萄架。金色的阳光洒满枝杈和葡萄叶,绿意盎然的枝头已有馥郁的香气传来。经过前段时间的捆枝工序,葡萄串整齐地垂挂在树藤上,每串已有序结出葡萄果实,有的尚是小小的葡萄粒,有的则有鹌鹑蛋大小。等到盛夏时分,这些葡萄将完全成熟,远销长三角和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 据了解,目前基地种植的主要是阳光玫瑰和夏黑两种葡萄,其中阳光玫瑰是我国2012年从日本引进的品种,它的叶片较大,呈扇形,果实含糖量较高,果肉鲜脆多汁,有浓郁的玫瑰香味,所以得名为阳光玫瑰。一般3月上旬萌芽,5月上旬开花;8月中旬果实开始成熟,从萌芽至成熟需160天以上。夏黑葡萄则是欧美杂交种,1998年引入我国。和阳光玫瑰相比,结果时间更早,一般3月下旬萌芽,5月中旬开花,7月下旬果实成熟,从开花至果实成熟需天数为110天左右。夏黑果穗大而整齐,呈圆锥形,果皮紫黑色,厚而脆,果肉硬脆酸甜,有较浓的草莓香味。 今时往昔大变样 老人感慨发展快 “这些葡萄都能卖多少钱?”“还有多久才能成熟?”“这些真的都是‘万元树’吗?”不少老人虽然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却是第一回深入葡萄基地的棚间地头,亲手触摸藤叶和果实,零距离体验葡萄的种植与生长,对此感到既新奇又好奇。面对老人的提问,基地负责人耐心地进行解答,从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到种植工序和采摘销售情况,深入浅出地为他们普及葡萄产业相关的基础知识。 8组的张阿姨认真地听取讲解,触摸着尚未成熟的葡萄,感慨道:“这些葡萄可真是宝贝,二十年前村里大伙只顾着埋头苦干,没想过还能种葡萄致富。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太大了,都说乡村振兴发展好,今天一看是真的好!”16组的李伯伯看着枝头的盎然绿意也止不住笑意:“八十多年来,我目睹了村里从贫穷逐步走向富裕的整个过程,现在还能亲身体验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以后还得多多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 葡萄田园综合体 产业振兴显成效 洋溢村是浦东葡萄产业第一村,在临港新片区内独树一帜。其葡萄产业发展可追溯至16年前,2007年,洋溢村成立了上海生清葡萄专业合作社,利用本地盐碱地的资源优势,花了5年时间探索葡萄园内生态可循环的栽培模式,从2012年起至今已连续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基地每年亩产70亩,亩产量2000斤,每棵葡萄树带来的经济收益超过一万元,因此被称为“万元树”。2019年12月,洋溢村投资2116万元推进“洋溢葡萄基地二期”建设,将葡萄园从70亩扩建至现在的300亩,新建1.8公里的葡萄观光长廊,打造成一个集葡萄种植、销售、采摘、休闲于一体的种植基地。 秉持着“一颗葡萄撬动起一个产业”的发展理念,洋溢村正在积极探索“农业+”模式,努力打造以葡萄采摘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农业,一边拓宽葡萄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一边努力为发展乡村旅游搭建平台,辐射带动周边老百姓农副产品的售卖,从而增加百姓的经济收入,实现共同富裕。2023年,洋溢村将持续开展生清葡萄基地研学参访活动,邀请更多青少年与老年人沉浸式体验上海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