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党总支带领下,在老龄工作人员的努力和广大老年朋友的热情参与下,我村老龄工作得到很大的进步与发展。老年文体活动丰富多彩,老年人门球队、舞蹈队、歌唱队等等,丰富了老年人精神生活。 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我村成立老年大学,努力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可以学习、休息的环境。我们开办老年学校,为日益老龄化的社会提供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学习途径。到今年6月,棉场村的老年学校已经开设一年了,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也受到广大老年人的喜爱,大大丰富了老年学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目前,我村老年学校共有195名学员,其中党员56名,年龄最大的91岁。棉场村党支部十分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并指派老龄干部具体负责工作,制定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立教学档案。老年大学分每周二定期进行一次学习,为丰富教育内容,提高对老年学员的吸引力,我们邀请了社区民警、社区医院的医生、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的张律师、浦东新区反邪教宣传办的周丹红老师、上海华源传统文化研究院金老师等等,为我们的村民开展了防诈骗知识讲座、健康养生讲座、反邪教法治知识讲座、文明家庭建设等丰富多样的课程。同时,我们把老年学校课程与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村里的文艺团队攀枝花舞蹈队、青峰文体队,义务为老人表演节目,自编自演的节目《垃圾分类》,用幽默的话语配合节奏利落的快板,给大家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沪剧《星星之火》选段以亲切生动的上海话为基础,给村民更大的亲切感,演出节目丰富多样。 棉场4组的志愿者周老师,她对村里文艺文化工作十分热心,主动加入老年学习班的志愿者服务中来,承担文体团队节目演出的排练、指导工作,天气好时,他组织学习班的老年朋友一起做拍打操、打太极,在学习之余又锻炼身体,丰厚了活动内容,受到大家的欢迎。 丰富多彩的文体、文化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村民的归属感,社区教育活力进一步得到激发,增添了村民的生活乐趣, 老年大学是老年朋友共同的家园,建设一个温馨、和谐、文明的家园也是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我村将热心、耐心、细心和诚心地为老人们服务,希望他们在这里能交到朋友,学到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