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书院镇棉场村的老年活动室里,多了一个新鲜的活动项目――康乐球。据笔者了解,康乐球是一种游艺项目,在周围高起、四角有圆洞的盘上摆好些象棋子形状的球,玩时按一定规则用杆子把自己的球先全部撞进圆洞者为胜。也叫“克郎球”、“克郎棋”。 原来,这是棉场村一名退休的化学、数学老师名叫朱召平,他自己动手利用废旧物品做了康乐球桌赠予了村老年活动室。“我看老年活动室里都是打麻将,打牌的活动,我心想着我们这些老年人整天坐着娱乐也不太健康,恰巧年轻时候在市区看到过这个康乐球,类似于现在的桌球,站着玩有益健康,也不像其他运动需要大费体力,轻轻一推就可以了。我想着和村里这些老伴儿们打牌之余,可以站起来打打康乐球活动活动身子那还挺不错的。”这就是朱老伯的初衷。随后在子女的帮助下,他了解到网上购买的康乐球成品要近千元,朱老伯觉得这并不值得。所以拿起年轻时做老师用的圆规、三角尺、粉笔,开始自己设计制作起了康乐球桌。据了解,除了油漆胶水和为了润滑用的滑石粉是朱老伯自己购买的,其他均是家里的废旧物品,废弃的月饼铁盒作为四个角的球袋,废旧的象棋棋子作为康乐球子,家里废旧的饭桌改成了桌盘等。这其中成本最高的反而是最不起眼的滑石粉,由于工业滑石粉不太卫生,朱老伯选择了相对昂贵的医用滑石粉使用。因此,这个康乐球桌的总计花费才200余元,用时一个月。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康乐球桌不仅可以打康乐球,朱老伯在球桌中间画出了楚河汉界象棋格子,打球之余还可以下象棋,一桌两用。 现如今,老年活动室里的欢声笑语中,多了一份澎湃活力。而笔者感受到了活力的温暖。棉场村的朱老伯,年轻时为人师表,退休后也还是大家的好榜样。就像朱老伯自己说的那样:党和国家把他培养成教师,退休后拿着相对充裕的退休金依旧享受着国家的关爱与温暖,他想尽他所能去回报社会,让更多的人被温暖被感化,随后再让温暖不断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