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南村:引导村民当“管家” 共享美丽新生活
2018-09-29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神,按照镇党委、政府关于“美丽庭院”建设工作的统一部署,路南村积极响应,坚持以村容美观干净、民宅整洁有序为出发点,坚持党建引领群众广泛参与,实现从“要我创建到我要创建”的思想转变,为“美丽庭院”创建和长效管理奠定牢固的基础。现将路南村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强化创建责任落实。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总支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两委”班子为组员,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并制定了班子成员双休和节假日的下沉工作制度,要求每个班子成员按村民小组的实际情况分别负责三至四个村民小组。开展上门指导,分类实施,落实整改,验收挂牌,评星评优等工作,并通过每周例会和不定期碰头会等形式,将思想高度统一、将操作手势统一,稳步推进我村“美丽庭院”创建工作。
  二、强化宣传形成合力抓创建。我们第一时间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向群众宣传“美丽庭院”创建的意义,研究讨论创建方案,形成思想共识。我们充分利用“五个一”模式全面宣传“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即:一张横幅、一面宣传栏,一块电子屏幕,一份公开信,一个微信群。并通过“小手牵大手彩绘活动”“知心大嫂教你扮靓庭院”等活动,营造出良好氛围,夯实“美丽庭院”建设的群众基础。
  三、强化“三带头”、实施“三步走”、“四管”齐落实的创建模式。三带头就是由党员、村民组长、妇女干部带头,带领村民拆除违建、摒弃陋习、清洁家园、集思广益、美化庭院。稳步推进“三步走”计划:第一步宅前屋后大整治,重点整治违建、鸡鸭棚、乱堆物等,实现庭院环境干净整洁;第二步因地制宜打造小三园,即特色花园、果园、菜园,实现庭院的美化;第三步对家庭文化内涵进行提炼和深化,展现独具一格的庭院韵味和人文风貌。“四管”齐落实,让村民成为美丽庭院的真正管家,管院、管绿、管洁、管物,同时对宅前屋后的园沟宅河和公共点位落实专人和保洁的督导,在全村推动形成“美丽庭院人人共建、美好生活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四、合理资源化利用农村废旧物。对村民闲置的农机、旧砖瓦、旧缸、稻草木柴等废旧物,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回收利用。用废旧木片、竹片引导村民合理布局空间,对一直存在的鸡鸭棚乱搭建,影响庭院美感的陋习,本着尊重民情、合乎情理的角度出发,引领村民优化鸡鸭棚的选址布局。旧砖瓦砌起别致小花坛,旧缸绘起美丽乡村画,打造富有乡村气息的特色景观,唤起群众的乡愁记忆。
  五、整合资源保长效。一是通过“1+1+X工作法”将公共绿化带的保绿和农村年度为民计划进行整合,杜绝了少数村民损绿种菜行为的发生。二是通过河道绿化养护联席会议和河长巡河的契机,将镇村两级美丽庭院督导组发现的情况及时沟通、落实责任、即知即改。三是公共点位落实专人负责保绿保洁,做到无死角无盲区。四是督导组对挂牌农宅庭院实行每周串门,交流绿化养护经验,对回潮农户实行一次告知、二次整改、三次公示、四次摘牌的工作机制,并对所有的一星户申报户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畅通监督渠道,多措并举以保长效。
  五、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1、在村容风貌上予以统一风格。在村主干道老旧房屋进行墙面白化的基础上,点对点之间统一设计风格,有序衔接,打造和谐的村宅风貌。
  2、在服务能级上求更大突破。坚持以党建引领,将“美丽庭院”与家门口服务、党建点、睦邻点、姐妹微家连点成线,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3、在环境提升上求更大突破。进一步总结提炼“美丽庭院”建设好的经验做法,带动村民自觉进行宅前屋后的洁化和序化,探索积极有效的长效管理新机制,提升路南村的整体形象。
  4、在产业结构上力求新发展。进一步发挥路南村的轨道交通资源优势,探索发展休闲观光型和创意型农业,让路南村更加宜居宜游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村民增收和村级经济发展。
  尽管我村在前期创建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上级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并积极学习兄弟单位好的做法,美化乡村环境,提升创建内涵,传承文明乡风,让“美丽庭院”创建成果惠及家家户户。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书院镇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 Resverved
地址:浦东新区书院镇 新府东路81号 邮政编码:201304 电话:021-58196292
沪ICP备05024439号